复方芍红颗粒的稳定性研究

复方芍红颗粒的稳定性研究

ID:26893967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9

复方芍红颗粒的稳定性研究_第1页
复方芍红颗粒的稳定性研究_第2页
复方芍红颗粒的稳定性研究_第3页
复方芍红颗粒的稳定性研究_第4页
复方芍红颗粒的稳定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复方芍红颗粒的稳定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复方芍红颗粒的稳定性研究[摘要]目的为复方芍红颗粒的贮存条件及有效期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影响因素试验,高温(60、40℃),高湿[RH(90±5)%、(75±5)%],光照[照度(4500±500)lx]等条件探测影响该制剂的因素,加速试验[温度(40±2)℃、湿度(75±5)%;温度(30±2)℃,湿度(60±5)%]加速其有效成分的降解,经典恒温试验(在50~80℃4个不同温度恒温水浴锅条件下,定时取样,测定溶液中芍药苷的残余浓度)初步预测其有效期。结果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复方芍红颗粒对光线较为稳定,但高温高湿条件下芍药苷含量均有明显下降,提示在贮存

2、过程中应注意控制环境的湿度与温度,应于阴凉干燥处存放,通过经典恒温法预测该颗粒剂有效期为1.48年。结论本文建立了可用于控制复方芍红颗粒质量稳定的储存条件,采用复合膜密闭包装且低温干燥处存放,可以提高该制剂的稳定性。本实验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信度高,所得�稻菘晌�复方芍红颗粒最终的贮存条件及有效期的制订提供参考。中国6/vie  [关键词]复方芍红颗粒;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经典恒温试验  [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A[]1674-4721(2017)02(c)-0151-04  复方芍红颗粒是根据临床验方研发而成的中药新药,原方主要是由赤芍、

3、红花、川芎、红景天四味药材组成,赤芍,方中君药,性微寒、微苦,具有清热凉血,散瘀止痛之功效。用于跌扑损伤,热入营血,吐血衄血,温毒发斑,目赤肿痛,肝郁胁痛,临床用于降血糖、肝保护、防治老年性痴呆、耐缺氧、扩张血管、抗血栓、抗炎等作用[1-2];红花,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通经、散瘀止痛之功效,临床主要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胸痹心痛、滞腹痛、胸胁刺痛、跌扑损伤、疮疡肿痛[3-4];川穹,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胸痹心痛、胸胁刺痛、跌扑肿痛、头痛、风湿痹痛。味苦、辛,是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治疗头痛之首选药物[5-6];红景天,性

4、寒,味苦、涩。能补气清肺,益智养心,收涩止血,散瘀消肿,临床用于降低血压、减慢心率,抗疲劳、抗缺氧、预防心衰等作用[7-8];经药理学实验验证,抗冠心病功效良好,因此,该处方主要用于冠心病的治疗。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在心血管疾病中3/4死于冠状动脉疾病,尤其是心肌梗死发病率明显增高,且预后较差[9]。早在20世纪50年代,其发病率在西方一些国家就不断增高,并成为人类死亡之首。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日益老龄化和预防保健工作的相对滞后,冠心病的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都持续上升,近年来,发病率又进一步明显升高,防治任务十分沉重,应该引起

5、人们的关注。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诊断准确率的提高,多元治疗方法的进步(药物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手术治疗[10]等),可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病死率,提高生活质量。人们普遍希望采用天然无公害植物药进行疾病的防治,从而给中医药防治冠心病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本课题组前期已经完成了芍红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将该处方药材经适宜溶剂提取浓缩后制备成颗粒剂,使其便于服用,稳定性强,易贮存保管。为有效控制芍红颗粒的质量,本课题在中医药学理论和相关法规的指导下,对复方芍红颗粒剂的质量控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制订出科学、合理、可行的质量标准,为确保该制剂的临床安

6、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实验基础,也为进一步对其进行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  本课题在完成其质量标准草案[11-12]的基础上,为了确定芍红颗粒储存控制条件并初步预测出其有效期,对复方芍红颗粒剂进行了初步的稳定性研究[13-20],为此保证该药在生产、运输、贮存、使用的过程中更加安全有效。  1仪器与试药  1.1仪器  LC20-AB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SPD-20A检测器);DK-S26恒温水浴锅(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101-E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KQ3200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BS110S电子天平(北

7、京赛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DHG-9070A电热鼓风干燥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色谱柱(KromasilC18,5μm,4.6mm×250mm)。  1.2试剂与试药  甲醇(色谱级,Fisher公司),水为超纯水,复方芍红颗粒(批号20140618、20140620、20140622),新疆医科大学药物分析教研室研制。  2方法与结果  2.1影响因素试验  2.1.1高温试验称取三份复方芍红颗粒2.0g(批号为20140618、20140620、20140622)置称量瓶中,打开瓶盖,放在60℃恒温箱中,放置10d,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制备供试品

8、,按质量标准草案中芍药苷含量测定方法测定芍药苷含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