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细胞因子

《免疫学》-细胞因子

ID:26900677

大小:2.69 MB

页数:69页

时间:2018-11-29

《免疫学》-细胞因子_第1页
《免疫学》-细胞因子_第2页
《免疫学》-细胞因子_第3页
《免疫学》-细胞因子_第4页
《免疫学》-细胞因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免疫学》-细胞因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胞因子(Cytokine,CK)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细胞因子的概述第二节细胞因子的结构及其受体第三节 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第四节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本章教学目的:1、掌握细胞因子的概念,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及主要生物学活性;2、熟悉细胞因子的分类;3、了解细胞因子受体的特点及其分类4、了解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教学重点及难点1、细胞因子的概念,细胞因子的共同特点;2、细胞因子的分类;3、细胞因子的主要生物学活性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概述一、细胞因子的概念二、细胞因子的种类三、细胞因子的共同特征一、细胞因子(Cytok

2、ines)的概念由机体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小分子蛋白(或糖蛋白),它既是免疫调节分子,又是效应分子。它与相应受体结合而作用于靶细胞。根据来源,细胞因子包括:淋巴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单核因子;非淋巴细胞、非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因子:主要由骨髓、胸腺基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等产生。第一节 细胞因子的概述淋巴因子和单核因子目前已知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干扰素(interferon,IFN)、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

3、)、肿瘤坏死因子(tumornecrosisfactor,TNF)、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growthfactor,TGF-β)等均是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它们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在异常情况下也会导致病理反应。二、细胞因子的种类(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将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细胞因子命名为白细胞介素(IL)。许多IL不仅介导白细胞相互作用,还参与其它细胞的相互作用,如:造血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神经细胞、成骨和破骨细胞的相互作用。目

4、前已发现IL-1、IL-2、IL-3……33等33种以上。白细胞介素的主要作用是:促使T和B细胞增殖和分化;增强NK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的杀伤活性;刺激造血细胞参与炎症反应;诱导抗体的产生;促进血小板的生成等。IL-2:目前在临床广泛使用。主要Th1细胞分泌,133aa多肽,为免疫系统最重要分子之一。在帮助免疫系统与疾病的斗争中被广泛使用并起重要作用。生物学效应:促进T、B细胞分化成熟,维持T细胞活性;诱导和增强细胞毒活性:例如,可促进NK细胞活性并诱导成为杀伤肿瘤新型细胞-LAK细胞;诱导CD8+T细胞→C

5、TL;促进抗体生成,促进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的产生和释放。具显著免疫增强作用,故具很好的抗病毒、抗肿瘤作用和巨大临床应用潜力。(二)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指可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被称为集落刺激因子(CSF)。按其作用范围分为:粒细胞CSF(G-CSF),巨噬细胞CSF(M-CSF),粒细胞和巨噬细胞CSF(GM-CSF)和多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IL-3)等。广义上,凡

6、是刺激造血细胞的细胞因子都可以统称为CSF,如刺激红细胞的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刺激造血干细胞的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刺激胚胎干细胞的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inhibitoryfactor,LIF)临床应用:肿瘤化疗引起的血细胞减少;骨髓移植后重建造血功能;再生障碍性贫血、慢性肾衰、肿瘤及失血引起的贫血;艾滋病、骨髓发育异常综合征。(三)干扰素(interferon,IFN)IFN是最先发现的细胞因子。早在1957年,Issacs等

7、人发现病毒感染的细胞产生一种因子,可抵抗病毒的感染和干扰病毒的复制,因而命名为干扰素。根据其来源和结构,可将IFN分为IFN-α、IFN-β和IFN-γ。IFN-ω属于IFN-α家族,其结构和大小与其它IFN-α稍有差异,但抗原性有较大的不同。IFN-α/β:Ⅰ型干扰素。由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及病毒感染细胞产生。抗病毒和抗肿瘤为主。IFN-γ:Ⅱ型干扰素。主要由T细胞和NK细胞产生。免疫调节为主。名称氨基酸受体主要产生细胞主要功能残基数IFN-α166CD118淋巴细胞、抗病毒、免疫调节促进单核-巨噬细胞M

8、HCI类和II类分子表达IFN-β166CD118成纤维细胞抗病毒、抗细胞增殖免疫调节促进MHCI类和II类分子表达IFN-γ143CD119活化T细胞、激活巨噬细胞、抗病毒,NK细胞促进MHC分子表达和提呈,抑制Th2细胞干扰素干扰素型别(亚型)适应症IFNa1bIFNa2aIFNa2bIFNβIFNγ病毒性疾病病毒性疾病,肿瘤病毒性疾病,肿瘤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目前临床应用干扰素干扰素生物学效应:第一个用于临床的基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