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细胞因子

免疫学细胞因子

ID:43530335

大小:5.51 MB

页数:67页

时间:2019-10-10

免疫学细胞因子_第1页
免疫学细胞因子_第2页
免疫学细胞因子_第3页
免疫学细胞因子_第4页
免疫学细胞因子_第5页
免疫学细胞因子_第6页
免疫学细胞因子_第7页
免疫学细胞因子_第8页
免疫学细胞因子_第9页
免疫学细胞因子_第10页
资源描述:

《免疫学细胞因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细胞因子NanjingUniversity前言●为了维持机体的生理平衡,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防止肿瘤发生,机体的许多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许多种微量的多肽类因子。它们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调节细胞的生理过程,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在异常情况下也有可能引起发热、炎症、休克等病理过程。这样一大类因子统称为细胞因子。●从信息传递的角度,细胞因子是生物体内一类重要的第一信使分子,是细胞内基因表达的产物。NanjingUniversity第一节概述NanjingUniversity一、细胞因子的概念●细胞因子(Cytokine,CK)是指机体的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合成和分泌的、

2、调节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小分子的多肽类因子,是一类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物质。●从不同的角度,细胞因子有多种其他的名称,如由单核-吞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单核因子(monokine);由淋巴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称为淋巴因子(lymphokine);可刺激骨髓干细胞或祖细胞分化成熟的细胞因子称为集落刺激因子(colony-stimulatingfactor,CSF)。NanjingUniversity细胞因子的产生正常细胞,如活化的淋巴细胞、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成纤维细胞、上皮细胞、内皮细胞等。IL-1、IL-6、IL-12和IL-18、TNF与TNF受体超家族——主要

3、由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NanjingUniversity二、细胞因子的共同特征细胞因子的种类繁多,生物学作用各异,但具有以下共同的特征:1、为分泌到细胞外的小分子蛋白质;2、在接受抗原和丝裂原等刺激后合成释放;3、生物半衰期和发挥作用的时间均较短;4、多在细胞键发生短距离作用;5、很低水平就表现生物学活性;6、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NanjingUniversity1、细胞因子的生物学特征●绝大多数细胞因子是低分子量(15~30KD)的蛋白或糖蛋白。天然的细胞因子由抗原、丝裂原或其他刺激物活化的细胞分泌。●多数细胞因子以单体形式存在,少数细胞因子如I

4、L-10、IL-12、M-CSF、TGF-β、PDGF等以双体形式存在,TNF可形成三聚体。●细胞因子通常以非特异方式发挥作用,即细胞因子对靶细胞作用无抗原特异性,也不受MHC限制。●大多数细胞因子都以较高的亲和力和其受体结合,因此,很微量(pM)的细胞因子就可对靶细胞产生显著的生物学作用。细胞因子的分泌是一个短时自限的过程。这是因为,细胞因子的基因多在细胞受到刺激后开始转录,转录出的mRNA在短时工作后即被降解。NanjingUniversity2、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细胞因子可以旁分泌(paracrine)、自分泌(autocrine)或内分泌(endocrine)的

5、方式发挥作用。●若某种细胞因子的靶细胞(细胞因子作用的细胞)也是其产生细胞,则该因子对靶细胞表现出的生物学作用称为自分泌效应;●若某种细胞因子的产生细胞和靶细胞非同一细胞,且二者邻近,则该因子对靶细胞表现出的生物学作用称为旁分泌效应。●少数细胞因子如TGF-β、IL-1和M-CSF在高剂量时也作用于机体远处的靶细胞,表现内分泌效应。NanjingUniversity自分泌autocrine内分泌endocrine血液循环远距离作用旁分泌paracrine作用于比邻细胞作用于分泌细胞自身细胞因子分泌的方式NanjingUniversity3、细胞因子的多效性●一种细胞可产生

6、多种细胞因子,不同类型的细胞也可产生一种或几种相同的细胞因子。●一种细胞因子可对多种靶细胞发生作用,产生多种不同的生物学效应,这种性质称多效性;NanjingUniversity4、细胞因子的重叠性、拮抗性、协同性●几种不同的细胞因子也可对同一种靶细胞发生作用,产生相同或相似的生物学效应,这种性质称为重叠性;●一种细胞因子可以抑制另外一种细胞因子的某种生物学作用,表现为拮抗效应;●可以增强另一种细胞因子的某种生物学作用,表现为协同效应。NanjingUniversity5、细胞因子的网络性●众多细胞因子在机体内存在,相互促进或相互抑制,形成十分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Nanj

7、ingUniversity第二节细胞因子的分类●细胞因子可被分为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生长因子和趋化性细胞因子等六类。NanjingUniversity一、白细胞介素●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最初是指由介导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一些细胞因子。后来发现白细胞介素可由其他细胞产生,也参与其它细胞的相互作用,如:造血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神经细胞、成骨和破骨细胞的相互作用,但这一名称仍被广泛使用着。●白细胞介素的主要作用是:促使T和B细胞增殖和分化;增强NK细胞以及单核细胞的杀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