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

ID:26912591

大小:7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30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_第1页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_第2页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_第3页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_第4页
资源描述: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血府逐疲汤临床应用举隅魏荣友李东华(寿光市中医院内科山东寿光262700)【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8-0345-02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中,调理气血,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所致的多种疾病,是临床上常用的方剂之一。笔者近年来应用木方加减治疗杂病,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1头痛患者男,65岁,头痛5年余,加重半年。患者于5年前因车祸致头部受伤,曾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月余,症状好转后出院。但头痛时有发作,以情绪波动及劳累或者天气变化而诱发

2、并加重,疼痛剧烈如针刺样,以前额及两太阳穴部位为甚,须服强效镇痛剂方能止痛。伴少寐多梦,头昏头沉,胸闷、恶心,甚则呕吐。曾去多家医院诊治,皆无异常发现。血压155/95mmHg,自感脑鸣。诊见:神志清晰,面色稍暗,瞳孔等大等圆,颈软,心肺听诊无异常,舌暗有瘀斑,苔白腻,脉沉弦。脉证合参,诊为头痛,证属气滞血瘀,痰浊内阻,治宜行气活血化瘀,佐以化痰之品。予血府逐瘀汤化裁,处方:当归12g、生地黄15g、桃仁10g、红花9g、赤苟9g、柴胡9g、川穹30g、9g,結梗10g、生石决明30g、枳壳12g、清半夏

3、12g、怀牛膝12g、钩藤15g、白蒺藜18g、全蝎(研末冲服)3g。水煎服,H1剂。服药9剂,头痛明显减轻,继用上方加地龙、蔓荆子各10g,3剂。头痛锐减,夜晚能入睡6-7小时,舌苔薄白,舌质正常,脉平,面色转润,脑鸣亦减轻。原方加灵磁石30g,继服15剂,诸症消失。按:该患者患病H久,症状发作时疼痛较剧,疼痛部位固定,痛如针刺,且有外伤史,由此可知瘀血为患,瘀血不除则疼痛不止,故投以血府逐瘀汤治之。因病在头,故加蔓荆子、白蒺藜、白芷以芳香开窍、疏风清热止痛。瘀血阻滞,津液不能敷布,聚而成痰,以致头昏头

4、沉,胸闷恶心,故加清半夏以燥湿化痰,重用川芎以通络。诸药合用,瘀血去,痰浊化,经络通,气血调,则痛自止。2泌尿系结石患者女,43岁,左侧腰腹部突然疼痛、小便涩痛2小时来诊。患者自述近半年来吋有左侧腰痛,下腹不适,于2小吋前突发左侧腰腹部疼痛,伴小便短少色黄、涩痛不畅,在我院做B超显示,左肾及左侧输尿管上段分别见0.5×0.7cm、0.6×0.8cm结石明影,尿常规:红血球(+3),诊断为泌尿系结石。经用抗生素及排石冲剂治疗,并服清热利湿、排石中药14剂,疼痛减轻,但结石未排出,故来

5、求治。诊见:左肾区叩痛,舌暗红,苔黄腻,脉弦。证属瘀血阻络,湿热内蕴,治宜活血化瘀、清热利湿通淋,以血府逐瘀汤为主化裁,处方:当归12g、生地15g、赤芍12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柴胡15g、枳壳15g、川牛膝12g、金钱草90g、鸡内金10g、滑石18g、海金砂30g、琥珀6g(冲服),水煎服,日1剂。服药5剂,腰腹部疼痛锐减,守方继服15剂,患者突然腰腹部疼痛加剧,随及排出0.6×0.7cm大小结石2粒后腰腹部疼痛减轻,复查B超,未发现结石影。随访半年,未再复发。按:泌尿

6、系结石的治疗临床多以清热利湿、排石通淋为用。该患者按常规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综观症舌脉表现,患者平素喜食肥甘,损伤脾胃,湿由内生,郁而化热,结石日久,损伤脉络,血行不畅,而致瘀血内停,湿热与瘀血互结,单用清热利湿之剂虽能除湿热,但瘀血不去,疼痛不解,结石难下,疾病不愈。故取血府逐瘀汤加清热利湿之剂以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排石通淋,使瘀血去,湿热除,结石下,脏腑调和,疾病乃愈。3不孕症患者女,31岁。结婚7年未孕,丈夫精液常规正常。追问病史,患者14岁月经初潮,周期28-31天,于8年前适值经期,被人打伤,后渐

7、出现月经紊乱,经前3-4天开始小腹隐痛,乳房胀痛如针刺,心烦易怒,月经量多,色暗有块。诊见:形体肥胖,面色稍黯,舌红有瘀斑,苔白腻,脉象弦滑。妇科检查:双侧附件增厚压痛,输卵管造影显示通而不畅。病为痛经、不孕,证属气滞血瘀、痰湿内盛,治宜行气止痛、活血化瘀、祛湿化痰。处以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5g,赤芍20g,川312g:桃仁泥15g,红花12g,漿胡15g,炒祝壳15g,甘草9g,川牛膝20g,桔梗9g,醋香附20g,陈皮10g,清半夏15g,茯苓30g,苍术15g,皂刺15g。10剂,水煎服,经前10

8、天开始服用,日1剂,早晚分服。经后服逍遥丸(浓缩丸)每次8粒,每日2次。如是调治3月,痛经消失,月经按期而至,第二年顺产一女,母女均健康。按:不孕一病,临床常见,究其病因多端,该患者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郁而不畅,血瘀脉络,胞宫不通而导致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疾病的发生。《女科要旨》云:“妇人无子,皆由经水不调,经水所以不调者,皆出内有七情之伤……或气血偏盛,阴阳相乘所致。种子之法,即在于调经之中。”故给予血府逐瘀汤活血行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