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判断句》ppt课件

《古代汉语判断句》ppt课件

ID:26917651

大小:297.3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30

《古代汉语判断句》ppt课件_第1页
《古代汉语判断句》ppt课件_第2页
《古代汉语判断句》ppt课件_第3页
《古代汉语判断句》ppt课件_第4页
《古代汉语判断句》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判断句》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古代汉语判断句古代汉语语法一、之:(1)动词:往、到。(2)代词:1)指人:译为"他(们)"。2)指事:译为"这件(些)事"。3)泛指:译为"这"、"那"。4)复指:译为"这(个、种、些)"(3)助词1)用在修饰语和被修饰语之间,译为“的”。如: 是炎帝之少女。(《山海经·精卫填海》) 足下上畏太后之严,下惑奸臣之态。(《战国策·范雎说秦王》)2)用在主语、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左传·齐桓公伐楚》)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邵公谏厉王弭谤》)3)凑足音节,不译。如“怅恨久之”。二、其(1)代词:1)定语:①译为“他(们)的”;②

2、译为“那样的”;③译为“自己的”。2)兼语:译为“他、它”。3)泛指:译为“这”、“那”。(2)语气词:“其”作语气词用,既可以用于句首,也可以用于句中。其用法有下面三种:1)表示推测语气,译为“大概”。如:齐其为陈氏矣。(《左传·晏婴论季氏》)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庄子·逍遥游》)2)表示反问语气,译为“难道”。如: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韩愈《答李翊书》)3)表示委婉的祈使语气,译为“还是、可要”。如: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左传·齐桓公伐楚》) 吾子其无废先君之功!(《左传·隐公三年》)

3、三、者庸者笑而应曰。(《史记·陈涉起义》)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史记·鸿门宴》)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 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实足食也。(《韩非子·五蠹》) 以上例句中的“者”作为辅助性代词,用在其他词或词组的后面,组成“者”字结构来充当句子成分。可译为“……的”、“……的人”、“……的东西”等。四、所1、“所”作为辅助性代词,用在其他词或词组的前面,组成“所”字结构来充当句子成分。和“所”结合主要是动词或动词行词组。可译为“……的”、“……的人”、“……的东西”等。如: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论语·子路》)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4、《史记·鸿门宴》)2、“者”、“所”指代对象的差别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庄子·养生主》)见者惊犹鬼神。(《庄子·达生》)以上例句中“者”指代行为的主动者,“所”指代行为的受事者。3、“所……者”结构的含义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史记·酷吏列传》) 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战国策·齐策四》) 以上例句中的“所……者”仍然指代的是行为的受事者,等于“所”字结构,不等于“者”字结构。4、“所以”的用法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输》)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史记·廉颇蔺

5、相如列传》)“所以”是由“所”与介词“以”组成的凝固格式,主要有两种用法:第一,表示的意义比较具体,可理解为“……的工具”、“……的人”等。第二,表达的意义比较抽象,可理解为“……的方法”、“……的原因”。五、于古汉语中介词“于”也可写作“於、乎”,其用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引入行为动作的处所与时间。如:    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是干戚用于古,不用于今也。(《韩非子·五蠹》) (2)引入行为动作涉及的对象。如: 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左传·郑伯克段于鄢》) 利泽施乎万世。(《庄子·大宗师》)(3)引入行为动作比较的对象。

6、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4)引入行为动作的主动者,即表示被动。如: 刑赏已诺,信乎天下矣。(《荀子·王霸》)六、以古汉语中介词“以”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四种:(1)引入行为动作凭借的工具、材料与依据。如: 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左传·鞌之战》) 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荀子·劝学》) (2)引入行为动作凭借的资格、身份或地位。如: 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史记·西门豹治邺》) 骞以郎应募使月氏。(《汉书·张骞传》)(3)引入行为动作的原因。如: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7、,徒以有先生也。(《战国策·魏策四》)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史记·陈涉起义》)(4)引入行为动作的时间。如: 文(指田文,即孟尝君)以五月五日生。(《史记·孟尝君列传》)七、而古汉语中连词“而”的用法主要有三种:    (1)连接联合结构,连接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动词性词组,表示两种性质或行为之间的联系。既可以是顺接,也可以是逆接。如: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故令尹诛而楚奸不上闻,仲尼赏而鲁民易降北。(《韩非子·五蠹》)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韩非子·五蠹》) 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游》)(2)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