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研究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研究

ID:26919988

大小:5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30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研究_第1页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研究_第2页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研究刘程诚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摘要:高职院校要适应市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改革教学模式,探索课程体系、校企合作、订单培人才养、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有效改革,从而培养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应用人才。关键词: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学改革一、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现状1.高职院校教学模式与工作岗位不协调。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要体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主题。然而,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教师为专业服务的意识不强,同时,不同专业课的需求层度差别太大,大多数专业教师往往因为缺乏实践经验而不清楚专业课

2、的需求程度,这使得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适应岗位的需求。2.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落后。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各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致使上课的教师的教学工作量陡增。高职教师每天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很少有时间有机会与外界加强交流合作和进修,没有过多的精力学习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不能及时地进行教育理论的更新,影响了高职院教学的深度发展。3.高职院校教学方法、手段落后。高职教育不同于学历教育,主导理论教学方式不再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教育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项目分组

3、教学、教师与学生角色互换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也提高和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4.高职课程评价体系不符合现代职业教育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依然十分陈旧落后,诸多不合理、不科学、不完善的因素仍然存在。以分数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学生学习状况的好坏,考试内容与现实严重脱节,无法实现与工作岗位的零距离接轨,要应对新时期人才培养规格发生的巨大变化,正确处理好各学科知识学d和学以致用的关系,高职院校必须探索和建立与职业能力相适应的课

4、程评价体系。二、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思路1.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应及吋反映社会职业岗位的动态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改变,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应用为主、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教学为核心,以实践教学和职业岗位技能训练为主线,重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岗位竞争能力,使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贴近就业,服务于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服务于学生个性可持续发展的需求。2.以实践教学和职、Ik技能训练为主线,优化教学内容。重视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

5、色。高职院校位加强专业建设,完善课程设计,优化课程安排,减少必修课数量,加大与职业领域联系紧密的选修课比例,避免培养目标脱离实际的现象,从而优化学生的学效果,提高其在职业领域的竞争力。3.以产学研结合为机制,推行“顶岗实习”制度。在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手段应该与岗位实际情境相适应,加强产学合作是高职院校培养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通过推行“顶岗实制度,开展订单式培养,使学生理解本地区本行业的人才需求状况以及职业技术与职业岗位的特点,为企业提供人才与技术的强力支撑,为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奠定基础。4.以提高实践技能为重点,加强“双师型”教

6、师队伍建设。双师素质是高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核心内涵,是高职培养对高职教师素质的特定要求。高职教师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应拥冇较强的实践技能。高职院校可通过培养在职教师的专业技能引进一批具备“双师型”素质的教师,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外聘教师队伍等方式,努力建设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这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关键。1.以强化技能训练为0的,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实训基地的建设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实训基地的建

7、设应着眼于生产实际,使学生置身于仿真的职业氛围之中,得到基本的实践技能训练,坚持校企合作,努力拓展校外实训基地,根据企业性质的适合度,企业岗位的对U性,奋选择地签约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使校外实践“岗位化”,校内实践“仿真化”,从而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学改革,应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增强高职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践证明,只有“以就业为导向”,把学生引向实践最前沿,创新第一线,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在实践中发展个性,鼓励创新,培养创新能力,最终形成较强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高职教学改革才可能取得成功。参考文献

8、[1】徐炳文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教学改革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20(6)。[2】张泽奎杨晟论高职教学改革的方案[」].现代商贸工业,2012,(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