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9例临床特征分析

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9例临床特征分析

ID:26936706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30

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9例临床特征分析  _第1页
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9例临床特征分析  _第2页
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9例临床特征分析  _第3页
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9例临床特征分析  _第4页
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9例临床特征分析  _第5页
资源描述:

《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9例临床特征分析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老年人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39例临床特征分析【关键词】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老年人;临床特征  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典型特征是心前区压榨窒息样疼痛或胸骨后持续剧烈疼痛〔1〕,但部分老年AMI患者整个病程皆无上述特征性改变,而表现为其他临床症状〔2〕。因此,老年AMI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容易误诊漏诊,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3〕。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39例不典型老年人AMI临床资料,探讨老年AMI的临床特征、误诊漏诊情况,以期改善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05年2月至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确诊为老年人不典型AMI病例39例,其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60~78〔平均

2、(68.3±7.5)〕岁。合并基础病情况:9例合并高血压,6例合并糖尿病,4例合并高血脂。  1.2梗死病变部位及心律失常情况  下壁12例,下壁、正后壁8例,下壁、前壁6例,前间壁5例,下壁、右心室5例,广泛前壁3例。伴发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17例,频发室性早搏12例,短阵室速6例,房室传导阻滞5例,室颤3例。  1.3诊断依据  依据2005年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制定的AMI的诊治指南作为AMI诊断标准,均以心肌酶学动态改变和特征性心电图而确诊。  1.4治疗方法  对于确诊及高度疑似患者,入院后立即给予抗栓、抗凝、营养心肌药物、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并适当采取休息、吸氧等措施,实时监测患

3、者心肌酶、心电图动态变化;出现溶栓指征即给予溶栓治疗;视血压情况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降压药物;对于传导阻滞的前壁梗死及无窦性心动过缓者应用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对于并发危险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静注利多卡因。对于合并传导阻滞者,使用阿托品;对于合并低血压者,使用补液多巴胺等方法;对于合并心衰者,给予血管扩张剂、利尿剂治疗及适当限制液体入量。  2结果  本组患者初次就诊时误诊13例(33.3%),分别误诊为急性胃炎、胆管炎、急性肠炎等,收治病房后确诊。疑诊者12例(30.8%),初次就诊时确诊者14例(35.9%)。住院时间2~3in。症状有乏力、恶心、呕吐等,但心肌缺血、坏死也可能

4、无任何症状。经验丰富的医师能够经由系统详细的病史询问发现早期的心肌梗死〔5〕。细胞死亡并不是在心肌缺血发生后就立刻发生,需要经过约15min时间〔6〕。因次,在不同的个体,病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会有一定差异。目前,实验室检测心肌梗死常用的指标有: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其中,以肌钙蛋白敏感度最强。目前对AMI诊断最简便、常用的方法就是心电图,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有一定的特异性,但是因为个体差异及病程原因,心电图有时也会不典型,心电图正常却不能完全排除心肌梗死可能;老年人AMI心电图经常无典型病理性Q波,同时也无心肌酶增高现象,增加了诊断难度;患者若为多支

5、冠脉出现病变,梗死面积分布广,可能因为梗死向量相互抵消,心电图心肌梗死图形消失,而右室心肌梗死心电图异常在24h内消失,易丧失最佳诊断机会〔7〕。  老年人AMI误诊原因多种多样:①医生对心肌梗死的非典型症状认识掌握不足,医生熟知AMI的典型症状,而对不典型AIM首发症状如无痛性或表现为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咽痛、肩痛、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喘憋、晕厥、呼吸困难、血压降低等迷惑性较强的症状不能做出准确判断,容易引起漏诊、误诊〔8〕;②老年不典型AIM患者症状特殊,如有文献报道以发热、乳突疼痛及呃逆为主要症状,又观察不到胸痛、胸闷等典型AIM临床表现,故易漏诊、误诊;③病

6、情分析片面,虽然有患者以发热就诊,但有高血压病史,AIM发病时患者血压又显著降低,查找原因不及时;④呃逆发生机制为心肌刺激膈肌,AMI后下壁坏死,临床治疗中与“膈肌痉挛”容易混淆,易误诊漏诊〔9〕。  老年人不典型AMI的死亡率高,多数因为合并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引起,而此类严重的并发症与AMI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关系密切〔10〕。对于老年人AMI的疼痛部位变异及首发症状变异,临床医生应有足够认识,才能防止鉴别诊断的片面性,避免误诊漏诊。对疑似及高度疑似的AMI患者,应及时行心肌酶学及肌钙蛋白实时观察和心电监测,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扩大。①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老年患者,以发热就诊

7、,病程中血压下降明显,应常规行心肌酶检测及心电图检测,排除不典型AMI。②老年患者,不管是否有冠心病高危因素,若双侧乳突出现疼痛感等症状,应考虑心肌梗死可能,及时做心肌酶检查、肌钙蛋白及心电图检查。③对于突发呃逆的老年人,病因不明确,应尽快行心肌酶谱检查、肌钙蛋白及心电图检测,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综上所述,老年人AMI的临床表现变异性强,往往不典型,需提高诊断警惕性,对疑诊病例应尽早行心肌酶谱学检查、肌钙蛋白及心电图检查,若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