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

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

ID:26950308

大小:53.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30

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_第1页
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_第2页
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_第3页
资源描述:

《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摘要: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它对语文教学的影响十分深广。语文教学必须把握人文精神和传统文化,让学生从传统文化中得以感染,进而提升人文素养。关键词:传统文化;学生;语文教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文明绵延五千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流中,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灿烂文化的精髓。例如先秦散文,唐诗宋词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乂一代华夏子孙。我们的祖先乂用文字记载了长达五千年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形成了中华文明与世界的传统文化一一汉语。它伴随着中华民族从原始走向今天。

2、语文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牛.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激发起热爱祖国的情感。语文教师还应自觉负担起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任务。我们应该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注重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代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也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相一致的,语文工作者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一、课前预习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伟大成功在于自觉地唤醒和主动地发展。例如,在教冰心的《荷叶母亲》时,在预习导学中,笔者设计

3、了一些预习题:(1)你能背出有关歌颂母亲的诗句吗?(2)你能给母亲唱一支歌叼?⑶你能举几个真实反映伟大母亲的事例呵?上课时,同学们踊跃发言。有学生背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一个学生唱了《世上只有妈妈好》时,有几个学生竟然情不自禁地掉下眼泪。就这样把学牛.热爱和孝敬母亲的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受到了感染和教育。二、课堂教学中学习传统文化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的主阵地,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合作探究中渗透传统文化基本知识,能陶冶学生情操,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例如讲授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

4、言》时,笔者先讲解本文创作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东北三省沦陷的历史。因此,笔者设计制作了关于那段历史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历史,感受作者的感情。在学生进入情境后,笔者进行了配乐朗读,将学生导入遥远的战争年代,让学生进入角色,反复研读,理解课文内容。同吋用生动的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活起来,尽情表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4方法为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探索精神,注重质疑问难和互相切磋,在熏陶感染中让学生感受旧中国的苦难,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

5、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另外,在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岳阳楼记》吋就教育学生:古人尚且知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尚iL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忧民的襟怀,难道我们今天可以只顾享乐,生活在安逸中吗?如果全国上下均无忧患意识,均无忧国忧民的思想,整个国家将会怎样呢?通过这样给学生讲述,学生自然在人生观、价值观上得到了重新认识和洗礼。三、课外活动实践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举办学生古诗词背诵比赛,师生共冋搜集非物质文化材料,到一些文物保护单位

6、参观学AI等,集中体现语文与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弘扬传统文化。2011年为了纪念共产党成立90周年,本校组织同学们参加了“历史的选择”演讲活动,同学们利用不同形式搜集资料,整理写成演讲稿,积极参加演讲。初一(7)班吴江盟同学出色的演讲获得了评委教师的一致好评,并推选他代表学校参加比赛,先参加了滁州市琅琊区第十七届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荣获中学生比赛二等奖,后代表琅琊区参加滁州市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演讲,荣获三等奖。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共产党成立的艰难,油然而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在进行活动体会交流

7、吋,学生感悟颇多,受益蛆浅。通过这次活动,也使笔者深受启发:尽管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但仅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让学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活学活用语文,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阅历、增长才干。总之,让传统文化冋归语文教学,要选得精、学得透、悟得深,帮助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学生精神受到圣者前贤的滋养,既做学问,又学做人。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第三中学邮政编码:23900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