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文言文(2)单元测评(粤教版必修4)

第四单元文言文(2)单元测评(粤教版必修4)

ID:26981323

大小:8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30

第四单元文言文(2)单元测评(粤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四单元文言文(2)单元测评(粤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四单元文言文(2)单元测评(粤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四单元文言文(2)单元测评(粤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四单元文言文(2)单元测评(粤教版必修4)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四单元文言文(2)单元测评(粤教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单元文言文单元测评(粤教版必修4)(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A.劲弩/劲敌  槁暴/竹篙  契合/锲而不舍B.氓隶/流氓  鞭笞/舌苔  疏浚/逡巡不前C.句读/读书  锋镝/嫡亲  舟楫/缉拿罪犯D.行伍/行业  跬步/硅谷  驽钝/弓弩齐发解析:A项,读音依次为jìng/jìng,gǎo/gāo,qì/qiè;B项,读音依次为méng/máng,chī/tāi,jùn/qūn;C项,读音依次为dòu/dú,dí/dí,jí/jī;D项,读音依次为háng/háng,kuǐ/guī,nú/nǔ。答

2、案:B2下面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改革开放30年,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固然令世人刮目相看,但是,部分地区却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这种饮鸩止渴的做法最终伤害的还是人类自身。印度博帕尔事件、日本水俣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无一不是前车之鉴。谁都不希望这些悲剧在中国重演。好在国人已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入人心,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呼之欲出了。                  A.刮目相看  B.饮鸩止渴C.前车之鉴  D.呼之欲出解析:A项,“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B项,“饮鸩止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C项,“前车之鉴

3、”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D项,“呼之欲出”形容人像画得逼真,似乎叫一声就会从画中走出来,泛指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答案: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扫除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诸多法律空白。B.对王先生捐给村小学的十万元钱,村委委员中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C.预计于2015年建成的粤港澳大桥,将从根本上解决阻碍粤港澳三地的交通问题,成为深化粤港澳合作,促进三地繁荣稳定的“金桥”。D.在中国组装生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空中客车”,这不仅将改变世界客运飞机

4、制造的市场格局,而且也会提高中国民族飞机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解析:A项,“扫除……法律空白”搭配不当;B项,指代不明,“这种主张”到底是指“接受”,还是“反对”,不清楚;D项,语序不当,应为“这不仅会提高中国民族飞机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而且也将改变世界客运飞机制造的市场格局。”答案:C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为什么改革开放以来,广东能容纳那么多外省人而没有产生什么大的摩擦事件?原因就在于它的包容性,              。商业里要加点广告,广告就要出风头。这就是领潮性,抢风气之先。 ①再者就是争先性,广东人重实在,但有时也要出出风头②重商性是由于海

5、外贸易③而由于商业贸易本身讲求金钱成本和实效,这又体现了其实用性④还有重商性和实用性⑤也由于这样人就灵活了,适于从事贸易行业                  A.②①④⑤③B.④③⑤①②C.④②⑤③①D.②③①⑤④解析:“还有”“再者”表示大的逻辑关系,所以①在④的后面,②是对④的解释,紧接在④的后面。答案:C二、阅读下面语段,完成第5~9题。(22分)王定国①诗集叙(宋)苏轼  太史公论《诗》,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以余观之,是特识变风、变雅耳,乌睹《诗》之正乎?昔先王之泽衰,然后变风发乎情,虽衰而未竭,是以犹止于礼义,以为贤于无所止者而已。若夫发于情止于忠孝者,

6、其诗岂可同日而语哉!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今定国以余故得罪,贬海上三年,一子死贬所,一子死于家,定国亦病几死。余意其怨我甚,不敢以书相闻。而定国归至江西,以其岭外所作诗数百首寄余,皆清平丰融,蔼然有治世之音,其言与志得道行者无异。幽忧愤叹之作,盖亦有之矣,特恐死岭外,而天子之恩不及报,以忝其父祖耳。孔子曰:“不怨天,不尤人。”定国且不我怨,而肯怨天乎!余然后废卷而叹,自恨期人之浅也。又念昔日定国遇余于彭城,留十日,往返作诗几百余篇,余苦其多,畏其敏,而服其工也。一日,定国与颜复长道游泗水,登桓山,吹笛饮酒,乘月而归。余亦置酒黄楼上以待之,曰

7、:“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今余老,不复作诗,又以病止酒,闭门不出。门外数步即大江,经月不至江上,眊眊②焉真一老农夫也。而定国诗益工,饮酒不衰,所至翱翔徜徉,穷山水之胜,不以厄穷衰老改其度。今而后,余之所畏服于定国者,不独其诗也。注:①王定国:北宋文人,名巩,工诗。受苏轼“乌台诗案”的株连,被贬岭南。②眊眊:昏乱,糊涂。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以忝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