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组合为媒 促语文教研实效.doc

以组合为媒 促语文教研实效.doc

ID:27020997

大小:4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30

以组合为媒 促语文教研实效.doc_第1页
以组合为媒 促语文教研实效.doc_第2页
以组合为媒 促语文教研实效.doc_第3页
以组合为媒 促语文教研实效.doc_第4页
以组合为媒 促语文教研实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以组合为媒 促语文教研实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组合为“媒”促语文教研实效【内容摘要】 我校语文教研组从2009年开始开展组合教学,实践证明,组合教学集合大家的智慧,不仅能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而且使教科研常态化,在学校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本文从三方面对组合教学进行具体阐述:一、教师组合,教科研常态化;二、教学组合,提高读写实效;三、校际组合,共同锻炼成长。【关键词】 组合常态化实效优势何为“组合”?《汉语词典》中有两种解释:作为名词,指由几个部分或个体组合成的整体;作为动词,是指组织成整体。在很多领域,组合都展示了它无穷的魅力与神奇。那么,在教育领域,组合是否也能大放异彩呢?答案是肯定的。就在去年十一月,杭州“千课万

2、人”会上,于永正和戴建荣这一师徒组合,就共同演绎了《珍珠鸟》学与导、读与写的精彩。我校语文教研组从2009年开始开展组合教学,实践证明,组合教学集合大家的智慧,不仅能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而且使教科研常态化,在学校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围。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一、教师组合,教科研常态化我校整个语文教研组共有57位老师,由于人数较多,考虑到只以大组的形式开展教研活动,操作上会有许多不便之处。为了让教研活动更有实效地开展,我们以年级为单位分成六个教研组,每个组设一位组长,负责每周一次或每两周一次的年级集体备课或探讨活动。并根据组内青年教师的特点,把每两个或三四个老师组成一

3、个小组合,以方便开展日常语文教学的研究。(见图示)语文教研组小组合成立后,每人自选教材,确定内容后统一由教研组长安排教学日程,教师们在独立深入钻研的基础上写出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并实施第一次课堂教学,我们称其为初始课。上完第一个班后,组内教师进行讨论修改,接着到组内第二个班上,我们把这类课称为调整课。上完调整课后再讨论修改,接着到第三个班去上,我们把这类课称为成品课。三次课上完后,每位老师都要整理打印教案,写一份教学反思,并把材料及相关情况汇总到年级教研组长处,年级组长会安排部分教师跨组合上课。我们教研组再安排老师上全校公开课,做到资源共享,共同进步。这种同伴组合互助的形式,这样过程性的

4、行为跟进,让每个人都成为了教研的主人,教研不再是空中楼阁,这不仅激发了老师们参与的热情,提高了老师们以课例为载体的课堂教学研究水平,也更好地融合了教研组的团队优势。正是由于层层组合,管理体系完善,我校的语文教研工作才开展得有条有理、有序有效。除此之外,从2009年开始,我校还把较年轻的语文教师和相对成熟的语文教师结成对子。年轻教师跟着师傅听课、学习,期末,学校进行考核。在这类组合中,为人师者能感受到给予他人、帮助他人的快乐;为人徒者能感受到省时高效、不断进步的喜悦,也不失为一条以组合促实效的好途径。对于教师组合,我们今后还会采取其它形式,如把老教师和中青年教师进行组合,发挥“传、帮、带”

5、作用;如优秀教师组合,争当“领头羊”;如跨学科组合,可以发挥各学科优势……并设想把教师组合延伸到校外,如利用寒暑假共同看书,共同探讨问题,共同开展课题研究等。二、教学组合,提高读写实效在我校,组合教学一般每学年进行一轮。至上学期末,我校语文教研组分别开展了以阅读教学、作文教学、课内外链接为主题的组合教学。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我校教研组在教学组合上的一些做法:(一)阅读课教学的组合阅读课教学组合的形式一般有三种:1、共同研讨组合;2、专题研讨组合;3、同课异构组合。共同研讨组合是小组内的老师共同选择一篇课文,共同研究教材,共同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实施时,分别上不同的课时,课后再共同探讨与

6、反思。专题研讨组合是组内教师选取同一单元的不同课文,围绕单元主题进行教学,开展专题讨论。但更多的小组选择的是同课异构。同课异构是同一内容由组内老师每人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对教材的处理、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有两位老师就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慈母情深》每人上了一堂课,这是他们的教学设计:A老师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理解词语“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通过学习描写母亲外貌、动作、语言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

7、之情。教学流程:一、直接导入,酝酿情感二、初读课文,锁定慈母“形”三、再读课文,锁定慈母“行”(片段)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1、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我从心底里发出了心痛的呼喊(师生合作读)2、这个句子之所以带给我们震撼,还因为作者运用了特殊的表达方式,你发现了吗?(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特殊的表达方式)3、再读再悟:你看到了母亲怎样的背?你看到了母亲怎样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