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创新积极进取.doc

勇于创新积极进取.doc

ID:27034940

大小:84.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30

勇于创新积极进取.doc_第1页
勇于创新积极进取.doc_第2页
勇于创新积极进取.doc_第3页
勇于创新积极进取.doc_第4页
勇于创新积极进取.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勇于创新积极进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初中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探究》课题结题报告江西省南昌市育新学校骆文娟汪华英 张金胜 邹东旺 占冬英 李丽 曹昌华[摘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数学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桥梁和阶梯,从而引导他们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提高课堂教

2、学效率。可以说,有效提问构成有效教学的重要内容。关键词:有效课堂提问  课堂教学效率  探究提问方式我校《初中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探究》的课题于2010年9月获得立项,从2010年9月开始实施,至2012年3月,在上级教育部门和有关专家的指导下,通过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已完成各阶段的研究与实践任务,取得较好成效。现总结如下: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现状不容乐观,多数教师存在为问而问(重形式轻实效)、提问频繁而随意(重数量,轻质量)、满堂问答、集体问答(重提问,轻反馈)。针对上述问题,一年前我进行了

3、一项关于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调查,根据学生反馈,发现教师课堂上所提的46%的问题属于可以直接从教科书上提取的记忆型或具体事实的低效问题;36%的问题是类似于“好不好?”“对不对?”等的无效提问;只有18%的问题具有探究和指导意义的问题。国外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开始于20世纪上半叶。斯蒂文思(1912)做了一项教师课堂提问的研究,他发现他研究的教师们课堂上所提的66%的问题,属于直接从教科书上提取的记忆型的问题。时隔54年以后,弗洛伊德(1966)的重复研究发现,他所抽样研究的教师们所提的问题中77%的答案要求是具体的事实。西方学者德加默曾

4、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得好即教得好”,这种看法不无道理。因此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随着初中数学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上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思路能否顺利地实施,课堂提问是一个关键。因此提高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有效性,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去探索与实践的。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课题研究的目标1、通过研究,全面认识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价值及应遵循的原则,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对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价值认识。2、通过课堂教学评议、研究课观摩、教

5、学展示、教学案例分析、课堂教学诊断等途径,提高教师的数学课堂提问设计及应用能力。 3、通过对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的调查分析,结合典型教学案例的研究,探索出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提问的策略,形成一套具有指导意义的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使学生的思维有所开拓,适当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对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个案研究、分析,总结出课堂教学中巧妙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影响。 6、提升我校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推进我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课题研究的内容本课题组将对本课题有效性

6、课堂提问从教学法角度,学生心理学角度进行一些探究。(一)从教学法的角度探究1、精心设计问点(1)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教师的提问,要讲究感情色彩,努力创造出一种新鲜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境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得到迸发。教师若能抓住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接受信息不相适应而产生的心理失衡,提出问题,特别能打动学生的心。(2)抓住知识点的坡度提问。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课堂提问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设计提问要讲究坡度。教师巧妙的设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接受新知识做了铺垫,减缓了思维的难度。(

7、3)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充分假设,沿不同的方向自由地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答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寻找答案。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4)抓住知识的聚合点提问。聚合点是知识网络上的交点或纲。围绕聚合点提问,更能突出重点,使学生理清线索,系统掌握知识。让学生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点,找到他们的联系,更深刻的理解有关概念和规律。2、把握提问火候。

8、课堂提问要抓住时机,看准火候。提问火候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问的课堂时机;二是提问后的等候时间。3、选好提问方式提问的方式从内容角度说是指问什么样的问题。如:知识型问题、理解型问题、应用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