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研究

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研究

ID:27040908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30

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研究_第1页
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研究_第2页
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研究_第3页
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研究_第4页
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施蛰存心理分析小说研究摘要:施蛰存作为中国现代心理分析小说的鼻祖,开创了艰难曲折的现代主义创作的探索模式。他的作品挖掘都市文明下人物内心的潜意识,并且对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原理进行批判继承,在“里比多”的公式下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图解,或借助意识流的创作手法展现人物复杂多�的心理情绪,并带来丰富的感官体验。中国5/vie  关键词:施蛰存;现代主义;小说创作;心理分析  作者简介:张婷,辽宁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1002-2139(2017)-02-0-04  

2、一、施蛰存与弗洛伊德主义的借鉴  1、三十年代西方现代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现代主义源于西方现代文明与人性之间的冲突对立,随着工业文明的兴起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冲击,西方世界追求的自由、平等、博爱等人文思想发生裂变,取而代之地出现了一系列的反叛与消解的审美观念。文学作品纷纷呈现出荒诞、虚无、压抑、扭曲的创作风格。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随着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流入,作家的创作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逐渐借鉴现代主义的视角进行探索革新。施蛰存创办《现代》杂志,深入引进现代主义思潮,推崇“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

3、1]。这既迎合了西方现代派思潮的世界性要求,又为三十年代的中国文学提供了现代主义的创作阵地,在历史条件的积累下全面推进现代主义风格的小说诗歌及散文的革新。这一时期,一种新都市文化观在中国文坛涌现,以繁华的东方大都会上海为中心,进行都市化的文学思考与创作,产生了逐渐摆脱现实主义束缚,注重感官体验与心理分析的文学流派――新感觉派。新感觉派文学从现代主义角度出发,呈现了中国现代都市病态与畸形的生存现状,并注重人物主观内心体验,以现代人的眼光打量城市中的人与人的交流碰撞。  2、施蛰存与弗洛伊德主义的直接引进  施蛰存曾认为“我

4、的小说不过是应用了一些Freudism的心理小说而已”[2]。他的心理分析小说学习借鉴了弗洛伊德主义,通过对主人公心理意识进行描写分析,刻画人物性格,展现人物的感觉流动。弗洛伊德作为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通过《梦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论》、《性学三论》等著作,提出“潜意识是真正的精神现实”[3]、“性的变态”、“创伤的执著―潜意识”[4]等主要观点。施蛰存对于弗洛伊德主义的直接引进“受其影响,又摆脱影响”[5],通过译介与研习相关著作,深入思考分析并在文学创作中运用相关原理。他译介过阿图尔・显尼志勒的作品,如《自杀之前》

5、、《多情的寡妇》、《薄命的戴丽莎》等。施蛰存认为“显尼志勒是属于新浪漫派的作家,他又是首先受到心理分析家�罗乙特的影响的一个作家,所以他的作品中常常特别注意于心理分析的描写”[6]。现代女作家苏雪林曾在《心理小说家施蛰存》一书中评价施蛰存的小说特色时提到“二重人格的冲突”、“变态性欲的描写”、“近代梦学的应用”[7]。对于以往创作手法的革新,吸收借鉴西方文艺思潮,注重描写大都市文明笼罩下人物内心世界的悲欢离合,以及对历史人物赋予现代主义色彩等都是施蛰存小说弗洛伊德主义直接引进的展现。  二、现代都市社会的人生状态与心理感

6、觉的表现  1、现代文明的困惑与内在心理的迷茫  二十世纪中国新感觉派的现代主义文明是西方思想渗入的产物,强调都市文明与金钱观念带给人们心理的冲击,造成人性的异化。施蛰存认为“西欧文学的歌颂大都市、摩登大楼,强调个人,分析潜意识,这一切五光十色的新型文学,都是属于现代主义,因为它们的共同点是对十九世纪文学的叛逆”[8]。所谓新感觉,是建立在现代文明的基础上,不同于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逐步从现实抽身,向本能、感觉与内心渐进深入,探索内在心理的迷茫失落感。作品中往往呈现大都市感,强调生活声色光电的感官体验,在咖啡厅、高楼大厦

7、、霓虹灯、汽车、舞厅等现代文明冲击下,传统与现代的交汇,金钱与人性的冲突,往往给主人公带来关于都市文明的困惑迷茫,加剧内心的分裂异化。  《春阳》中三十五岁的婵阿姨独自一人前往大城市上海,春日的艳阳天使她觉得仿佛年轻了几岁,于是幻想着“有一位新交的男朋友陪着她在马路上走,手挽着手”[9],她满怀期待的去冠生园饮茶吃饭,却看到了与自己年岁不差上下的一家三口,心里不停地翻滚涌动,使她想起了十多年前未婚夫亡去,自己牺牲了幸福继承财产的往事。于是她年轻的幻想破灭,内心升起浓重的自卑感。一方面她幻想着一场浪漫的邂逅,另一方面她又不

8、得不接受灰暗的现实。在这种无奈与嫉妒中她的记忆开始混乱,内心复杂不安。最后她所有年轻平和的情绪都被银行职员的一声“太太”所打破。施蛰存清晰地展现了婵阿姨内心所有的迷茫纠葛,上海大都市的现代文明使她陷入困境,在金钱与情欲之间徘徊不能两全,而因此导致的心理异化无处宣泄。施蛰存注重呈现都市金钱欲望与人物内心空虚畸形的对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