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蛰存和张爱玲小说的共性研究

施蛰存和张爱玲小说的共性研究

ID:34363504

大小:1.97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9-03-05

施蛰存和张爱玲小说的共性研究_第1页
施蛰存和张爱玲小说的共性研究_第2页
施蛰存和张爱玲小说的共性研究_第3页
施蛰存和张爱玲小说的共性研究_第4页
施蛰存和张爱玲小说的共性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施蛰存和张爱玲小说的共性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中除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他人和其他机构已经撰写或发表过的研究成果,其他同志的研究成果对本人的启示和所提供的帮助,均己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声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逮越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辽宁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及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复印件或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文授权辽宁师范大学,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

2、并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并且本人电子文档的内容和纸质论文的内容相一致。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使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迷盎指导教师签名:至堕签名日期:00膨年多月尸日摘要lIIII11111IIU11111IIIIIY2377064作为海派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施蛰存和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是举足轻重的。施蛰存被李欧梵称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鼻祖,是张爱玲的先驱者。施蛰存活跃30年代的文坛,主办《现代》文学杂志,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3、。张爱玲崛起于40年代的上海,凭借《倾城之恋》名噪洋场。一个是三十年代的上海现代派的翘楚,一个是四十年代心理分析派的领军人物,他们在创作中,都不同程度的受到弗洛伊德的影响,流落出重视心理分析的创作趣味,在创作的主题上和写作技法上都显示出传统和现代相融合的特性。李欧梵曾经在《现代性的追求》中说:“我甚至认为,在这一方面,施蛰存是张爱玲的先驱者,但是无论在构思或人物描写上的细致都可圈可点,与当时的一般的写实小说大相径庭。”本文正是立足于此点并在此基础上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比较二者的小说,发现张爱玲的创

4、作,无论是主题思想还是写作技法,可以说是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施蛰存的。本文试图通过对施蛰存和张爱玲小说的主题及写作技法的共性研究,探寻二者的传承及二者小说共性的形成缘由,追寻他们永存于文学史的独到之处。本文共分为五部分:引言:主要讨论了施蛰存和张爱玲在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二者的小说创作近年来的研究现状,指出国内已有的少量将二者小说进行比较,但只是研究分析了从施蛰存到张爱玲的心理分析小说的流变,或者是单独就施蛰存和张爱玲的作品或者对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研究。进而提出本文的论点,也是本文的创

5、新之处。第一章:主要从文明压抑下的灵肉冲突、人性的异化和变态、日常生活的平民叙事来探讨施蛰存和张爱玲在“人性”与“心灵”的揭示上的共性。第二章:主要从西方现代心理分析手法、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艺术、融古典诗词和典故入小说的写作手法上来探讨施蛰存和张爱玲出入于传统和现代的写作技法上的共性。第三章:主要从施蛰存和张爱玲的生活经历和文化滋养上探究了二者小说形成相似性的缘由。结语:就施蛰存和张爱玲小说的共性,概括了施蛰存和张爱玲永存于文学史的独到之.处。关键词:施蛰存;张爱玲;人性;心理分析手法;传统叙事

6、艺术Abs印actAsarepresentativeofShanghaistyleindifferentperiod,SiftZhecunandEileenChang’spositionisplayadecisiveroleinthehistoryofmodemChineseliterature.ShiZhecunwasknownasthefounderofChinesemodem1iteraturebyLiOufan.andhewasthepioneerofEileenChang.ShiZhe

7、cunactive30’sliterarymagazine.sponsoredby”modem”literature.1aidthefoundationforaChinesemodemliterature.TheriseofEileenChanginthe40’sShanghai,byvirtueof”loveinafallencity”bigdeal.OneisLeadingathirty’sShanghaischool,oneisforty’spsychoanalysisfaction1ea

8、der,Intheirwritings,bytheextentoftheinfluenceofFreud,wentouttothepsychologicalanalysisofthecreativeinterests,showsthecharacteristiesoftraditionalandmodemfusioninthecreationofthethemesandwritingtechniques.LiOufanwasinthe”pursuitofmodernity”insay:”Iev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