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区域会展城市体系

试论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区域会展城市体系

ID:27046807

大小:6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30

试论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区域会展城市体系_第1页
试论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区域会展城市体系_第2页
试论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区域会展城市体系_第3页
试论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区域会展城市体系_第4页
试论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区域会展城市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试论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区域会展城市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区域会展城市体系摘要: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珠三角城市会展业蓬勃兴起,由于缺乏会展龙头城市带动和区域协调与合作机制,导致区域整体竞争力不强。因此,必须结合会展经济空间运动规律构建以广州为中心的区域会展城市体系,核心是以区域会展经济带为基础,整合以广州为中心的会展都市圈。要实现该区域会展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制定区域发展规划,形成区域战略同盟,推进整体的品牌推广,联合港澳提升区域地位。  关键词:广州;区域;会展城市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国际会展业呈现出重心“东移”亚洲和

2、亚洲展览中心“北上”中国态势,极大地促进了作为“朝阳产业”的会展业在我国的崛起。以广州为代表的珠三角区域已经成为中国三个重要的区域展览中心地之一,由于具有的独特地缘优势,并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珠三角两大经济圈交汇点上,无论是从国际化程度、经济综合实力,还是从区域辐射范围看,这一区域已成为我国会展业发展举足轻重的力量,具备了辐射东南亚,影响全世界的潜力。然而,外国会展巨头的大举“入侵”以及区域会展业的无序竞争,也给该区域会展业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因此,珠三角各会展城市只有走联合发展之路,构筑资源共生、

3、;产业互补、信息共享的区域会展城市体系,共同打造区域品牌及品牌的国际推广,才能推动区域间城市会展业的协调发展。    一、珠三角各会展城市发展现状、问题及以广州为区域会展中心城市的依据    (一)区域各会展城市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珠三角各城市政府对于会展业的发展都极为重视,各城市都根据自身经济结构特点和地理位置确定了本城市会展业的发展方向,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珠三角城市会展发展水平已呈现“均衡”态势,并初步形成了以广州—深圳—珠海为中轴包括东莞、佛山、中山以及江门、惠州等在内的珠三角展览带。目前,珠

4、三角的会展业已初具规模,区域内比较正规和具备一定规模(展览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的展览中心有19家,展馆面积接近120万m2。但也要看到这种规模效应较之国外的会展业仍然很小,具有世界级的会展品牌更是寥寥无几,导致区域整体竞争力不强。因此,这种区内的“均衡”发展状况仍然只是一种低水平的“均衡”,缺乏龙头城市的强力带动和辐射,同时城市间会展产业的发展也缺乏协调和合作,形同散沙,各自为战,制约了珠三角会展城市进一步的发展。主要原因如下:  一是会展城市竞争激烈,会展资源未竟整合。由于缺乏会展龙头城市,各城市的会展城市发展定位ᦊ

5、0;会展中心场馆建设、办展题材等存在不同程度的雷同,造成了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办展的低效率。从会展城市定位看,城市之间发展目标大同小异,广州提出建设国际会展中心城市,深圳则欲打造国际性的“会展名城”,东莞也提出在“国际制造业名城”的基础上,打造面向国际市场的区域性会展中心的目标。从场馆建设看,广州、深圳、东莞都在不遗余力的大力建设面积超过20万m2超大规模会展中心,较少考虑财力浪费、供过于求等问题,造成重复建设,功能定位缺失。为数不少的家具展、建材展、汽车展ʍ

6、80;服装展、机械展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撞车”现象,时间重叠、题材重复,大打价格战,反映出区域协调机制的缺失。  二是利用外资不足,缺乏品牌支撑。目前,世界著名的展览业巨头均悉数进入中国,但这些外资企业一般将北京和上海作为它们的首选地,尽管从2004年起,广州也吸引了法兰克福公司、德国科隆展览公司等的进入,但利用外资数量和质量都远不如京沪两地,对外的形象宣传、配套的服务业以及招商引资的力度明显不够。此外,广东会展城市普遍缺乏创品牌会展的意识,参与国际合作的意向不强,除广交会、高交

7、会等少数展会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之外,其他的诸多会展,知名度仍然局限在国内或本区域内,总体而言,珠三角会展业特点是“多而不强”。  (二)广州发展为区域会展中心城市的条件分析  广州有发展会展经济的许多有利条件,完全可以建设成为立足大珠三角、面向国内外、服务华南、辐射东南亚的会展之都和区域会展龙头城市。具体来说主要有:  优越的区位优势。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