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点滴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观察及护理

中药点滴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观察及护理

ID:27073277

大小:61.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1

中药点滴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观察及护理_第1页
中药点滴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观察及护理_第2页
中药点滴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观察及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药点滴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观察及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药点滴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的观察及护理陈立新(承德市军队离退休干部休养所河北承德067000}【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6-0379-01慢性结肠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以腹泻或便秘、腹痛、排黏液便、脓血便为主要的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的泄泻,腹痛痢疾的范畴。木病易反复发作,难于根治;近几年,我科采用中药点滴灌肠治疗慢性结肠炎,取得满意疗效,现将2008—2009年的38例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木组患者共38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平均

2、年龄53岁,病情长短不一,反复发作。1.238例点滴灌肠前均做纤维结肠镜确诊,慢性结肠炎,患者均有右下腹隐痛,大便不成形,内有黏液,脓血;大便常规检查有红细胞、白细胞、脓细胞,大便次数增多。1.3治疗原则及方药,因慢性结肠炎属脾虚失运,湿浊内生,湿郁化热,湿热蕴结肠道所致。由于慢性结肠炎病程较长,久病及肾,表现出肾阳虚或脾肾阳虚症。故治疗原则亦以健脾祛湿,温补脾肾为主,兼顾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方药以薏苡仁,败酱草,焦术,牛漆,赤勺,兔丝子,香附组成,根据病情酝情加减,每日1剂,取清水1000毫升,煎二次,煎至200毫升待冷

3、却到38°C左右备用。2、治疗的原理由肛门灌入药物,经直肠保留在乙状结肠内,肠腔处于中药治疗和温热理疗的状态中,药物通过肠黏膜吸收后,改善肠腔及黏膜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症的吸收及组织的修复,从而达到治疗目的。3、治疗原则及结果3.1疗效标准,患者自觉症状缓解,大便基木正常,每天一次。便常规检查阴性。3.2结果,经中药灌肠本组患者好转36例,好转率94.7%,无效2例,无效率5%。3.3操作方法灌肠的吋间最好选择在晚上8点到10点,协助患者侧卧位,在臀部下垫10厘米小枕,选用粗直且弹性好的10号导尿管,前端涂少许液体

4、石蜡汕,排尽管腔内空气后轻轻插入肛门20厘米左右,将150-200毫升药液缓慢注入直肠,药液温度一般在37-38°C,20-40分钟滴灌完毕,每天一次,每个疗程10-20天,女性患者在经期暂停,对冇痔疮患者动作要轻柔,避免擦破痔疮。4、点滴灌肠前的护理4.1灌肠前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插管前向患者说明灌肠的0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说明灌肠中的不适,清除恐惧,紧张及羞怯心理,取得合作。4.1.1清洁肠道,灌肠前嘱患者先排空大小便,这样奋利于药液保存吸收。4.1.2注意调节室温,天气冷吋要关好门窗,以免受凉,大病房应用屏风遮挡患

5、者。4.1.3掌握灌肠液的温度,以37-38'C为宜,使患者舒适,II药液被黏膜吸收;药液温度过高会烫伤肠黏膜,过低会引起肠蠕动加快致腹痛腹泻。4.2点滴灌肠中的护理4.2.1灌肠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者的反映,发现异常及吋处理。4.2.2导管插入肛门要奋足够的长度(15-20厘米),流速要慢,压力要低(液面距肛门不超过40厘米)20-40分钟点滴完为宜,以便于药液的保留,保证药液在肠内吸收。4.3点滴灌肠后的护理4.3.1灌肠完毕,拔除肛管后,应用卫生纸在肛门处轻轻按揉,然后改侧卧位15分钟,再换对侧卧位15分钟,以便药液能

6、充分接触整个乙状结肠黏膜面,灌肠液在肠腔保留时间为一夜最佳,故患者在无特殊情况下应尽量卧床休息到明晨。4.3.2注意患者灌肠后的反应,一般无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可冇腹痛,腹泻,可能是肛管刺激直肠对活血化淤药比较敏感,温补药的刺激所致,症状明显应暂停治疗。4.4饮食的护理,饮食是维持人体生命的重要物质,而饮食不当暴饮暴食,过食油腻,生冷和食物不洁等可导致肠胃功能紊乱,湿浊内生。因而慢性结肠炎患者应饮食有节,应进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勿暴饮暴食,少进不耐受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咖啡等,禁食刺激性食物及生冷食物。5、体会中药点滴灌肠,

7、可使药物直达病变部位,更利于局部炎症吸收,是治疗慢性结肠炎行之有效,不可缺少的治疗方法;因此,要做好保留灌肠的护理,以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取得满意疗效,本人认为护理的关键要严格掌握药液温度,灌肠吋导尿管插入直肠的长度,速度及压力,灌肠完毕后体位的变化;只奋做好上面几点,才能使药液被结肠充分吸收,起到最大的治疗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