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岑参边塞诗艺术风格之异同及成因研究

高适、岑参边塞诗艺术风格之异同及成因研究

ID:27086382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1

高适、岑参边塞诗艺术风格之异同及成因研究_第1页
高适、岑参边塞诗艺术风格之异同及成因研究_第2页
高适、岑参边塞诗艺术风格之异同及成因研究_第3页
高适、岑参边塞诗艺术风格之异同及成因研究_第4页
高适、岑参边塞诗艺术风格之异同及成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适、岑参边塞诗艺术风格之异同及成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适、岑参边塞诗艺术风格之异同及成因研究摘要:边塞诗展现出了绵延不绝的中华历史,它是对中华民族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的描述,它的产生与历史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息息相关,边塞诗是在特定人文社会和深厚历史土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适和岑参是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两人有着相似的出身和生活经历,其诗歌内容也都是歌颂将士们不畏生死的精神,展现出了慷慨悲壮的格调,但他们作品的艺术风格又各具特色,独具匠心,他们以不俗的艺术才情为边塞诗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故也必然成为中国诗歌中一颗璀璨明珠。中国5/vie  �P键词:高适;岑参;边塞诗

2、;艺术风格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  []:1002-2139(2017)-02-0-02  高适与王昌龄、岑参和王焕之合称“边塞四诗人”。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诗歌具有“雄浑悲壮特点”,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岑参是我国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具有空前开扩和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其诗歌题材涉及山水、赠答和述志等各方面内容,展现出了士兵们的出色奋斗和艰苦牺牲精神,给人们营造出了盛唐诗人开朗胸襟的艺术感受

3、。将慷慨豪迈的语调作为主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展现出了边塞的奇伟壮丽之美。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两者都是边塞诗人,其作品风格具有异曲同工之处。笔者特对两人诗歌的艺术风格之异同及成因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边塞诗的研究有所裨益。  一、高适、岑参边塞诗艺术风格之相同处  高适和岑参都是边塞诗歌的代表人物,将边塞生活作为诗歌创作的主要题材,展现出了将士们慷慨悲歌的雄壮风貌。他们有着相同的时代背景和相似的出身,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在边疆上立功,感受到的边塞见闻具有相似性。下文特对高适、岑参边塞诗歌的艺术风格相似之处进行介绍。  (一

4、)都是描写军旅生活体验  高适和岑参的诗之所以具有较强的饱满性,与作者的边塞军旅生活体验有直接关系,高适入幕河西三年,感受到了青海地区和边塞生活。岑参入幕安西、北庭,在边陲地区生活了六年,深刻地感受到了边塞生活。高适和岑参的诗句有都有描写艰苦军旅的诗句,例如,在高适的《燕歌行并序》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和“铁衣远戍辛勤久”主要是感慨战士们的征战之苦,战士们在作战中遭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反映了战士们在作战时的艰辛;在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一诗中,“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

5、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主要描写西域风沙的险恶,展现出了将士们行军的艰辛[1]。  (二)都是描写丰富多彩的边塞军中生活  由于高适和岑参有着相似的边塞生活经历,诗中都有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展现出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例如,在高适《赛上》一诗中,“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诗句和岑参的《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一诗中的“功名祗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中,都是对边塞军中生活奔波劳碌的描写,诗歌中展现出了作者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和催人奋进的精神风貌。  (三)都是描写西北山川景物和风土人

6、情  高适和岑参的诗中运用大量的语句来描写边塞生活中的风土人情,运用大量语言来描写民族风情。例如在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一诗中,“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都是对塞外风土人情的描述,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大胆夸张和惊人的想象力描写手法,以真切的生活体验为基础,给人们营造了真实的边塞风情[2]。  (四)都是描写作者的实际见闻和感受  高适和岑参的边塞诗都是结合自身的实际见闻和感受写出来的,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7、,展现出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边塞生活给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给高适和岑参的艺术创作提供了自由空间。例如,在高适的《塞下曲》中,主要是描绘了壮丽的沙场征战景色,给人们营造出了宏阔悲壮的氛围,展现出了诗人的豪壮之情。在岑参的《轮台歌》中,主要是描写战争中两军的对垒、白昼出诗接仗和奋勇抗敌情感,诗人的真情实感在其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3]。  二、高适、岑参边塞诗艺术风格的不同处  虽然高适和岑参都是边塞诗人的代表,具有共同的写作风格,但是他们的艺术风格又各有侧重,展现出了不同的写作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一)题材选择不

8、同  高适的边塞诗题材主要以描述边塞的真实生活情境为主,注重描写人而不是自然景观,在抒情时伴有写景部分。岑参的边塞诗主要以描写景物为主,用景物来烘托情感。高适的《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账下犹歌舞”,是对将军失职、腐败昏庸的描述,展现出了戎边将领的谴责。“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生动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