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适与岑参的边塞诗

论高适与岑参的边塞诗

ID:37456548

大小:4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5-24

论高适与岑参的边塞诗_第1页
论高适与岑参的边塞诗_第2页
论高适与岑参的边塞诗_第3页
论高适与岑参的边塞诗_第4页
论高适与岑参的边塞诗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高适与岑参的边塞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论高适、岑参边塞诗内容及表现手法的不同姓名:周茜专业:汉语言文学本科考号:210106101381工作单位:昭通市中医院时间:二00九年八月十日7论高适、岑参边塞诗内容及表现手法的不同姓名:周茜考号:210106101381考区:昭阳区内容摘要:以边塞为题材的诗在唐代极为流行,盛唐时蔚为壮观。作为盛唐边塞诗的杰出代表高适、岑参,把诗歌引向遥远的边塞绝漠,金戈铁马、胡语驼铃,全是一派异域风光,充满了进取者的豪情,同时,也表现了唐帝国对四夷的征服,流露出血腥和狰狞①。然而,不同的审美思想、经历、个性特征、师法渊源也使高岑诗风各具特色。高适富有现实主义特点,他的诗歌

2、雄浑悲壮中显得深沉,质朴浑实,他把战争与国家安危、人民苦乐和对士卒的同情紧密联系。岑参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特色,表现出气势雄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他的边塞诗显出奇情异采的艺术魅力,语言则新奇自如,显得更生动绚丽,他擅长描绘壮阔激烈的战斗场面和雄奇瑰丽的自然风光。关 键 词:  高岑;边塞诗;内容;手法;不同   唐代诗歌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千百年来放射出璀璨的光芒。盛唐疆域辽阔,边塞战争时有发生,不少诗人都曾随军出塞,亲历兵马弓刀的军旅生活,边塞战争便成为该派诗人所歌咏的题材,成为唐代诗坛的大流派,被称之为边塞诗派,成就最大的是高适和岑参。他们的作

3、品,无疑是唐代诗苑中两枝艳丽的奇葩。然而,“一棵树的叶子,看上去是大体相同的,但仔细一看,每片叶子都有不同。有共性,也有个性,有相同的方面,也有相异的方面”②。本文就高岑诗风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的不同作一些简要的分析。7内容上的不同一、高适的诗富有现实主义特色,他的诗歌在反映现实的深度方面超过同时代的许多诗人,也远远超过岑参。他所表达的情感极为复杂,如表彰边塞兵将的英雄气概,对百姓饱受战争灾难的痛苦深表同情,描写征战的艰辛,颂扬战士浴血奋战的崇高精神,不满将领帐前歌舞作乐的荒淫,指责当时边塞用兵将非其人,具有奋发激昂的高亢基调,通过苦难与崇高的对照,反映了出塞征

4、战的慷慨悲壮深刻揭露军中矛盾,敏锐地提出不少问题和主张,他擅长七古,沉雄悲壮,风情凛然,直抒胸臆,尚质主理,善于取势,境界阔大。例如:《燕歌行》③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

5、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诗的主旨是谴责在皇帝鼓励下的将领骄傲轻敌,荒淫失职,造成战争失败,使广大兵士受到极大的痛苦和牺牲。诗人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7,诗人着意暗示和渲染悲剧的场面,以凄凉的惨状,揭露好大喜功的将军们的罪责。诗人在激烈的战争进程中,描写了士兵们复杂变化的内心活动,凄恻动人,深化了主题,满含激情歌颂了士兵们慷慨赴边报国热情,歌颂了他们不怕牺牲、宁死不屈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他们以国家利益为上,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情操

6、、宽广胸怀。而对士兵们的不幸遭遇、痛苦的心情,表示出了深厚的同情。二、由于岑参“好奇”和浪漫主义思想特征,使他在描写边塞风光,民域风情上,岑参超过高适。岑参的边塞诗以瑰丽的笔调,描写带有异域情调新鲜事物或奇特风貌,充满了昂扬进取精神,用慷慨豪迈的语调和奇特的艺术手法生动地表现出来,他的诗“辞意清切,回拔孤秀,多出佳境”。沈德潜说:“参诗能作奇语,尤长于边塞”。突破了以往征戍诗写边地苦寒和士卒劳苦的传统格局,极大地丰富拓宽了边塞诗的描写题材和内容范围,用韵节奏上也刻意求奇,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

7、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诗人写北方飞雪,却用南国的春风和梨花作喻,这里不仅是因为梨花和雪都有相同的颜色,而且梨花盛开时花团锦簇的景象恰能传达出大雪纷飞的势态。这一奇想把萧索酷寒顿时转化为绚丽烂漫,从一开始就给全诗定下了豪迈乐观的基调。7  诗中写风中的红旗,却用凝固的字眼来形容。这就在色彩鲜丽的画面中,突出了奇寒的感觉。这些描写都有意避实

8、返虚,通过想象和虚构,把平凡的生活景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