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

外伤性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

ID:27115369

大小:62.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1

外伤性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_第1页
外伤性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_第2页
外伤性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_第3页
资源描述:

《外伤性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外伤性脾破裂的急救与护理钱琳玲(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浙江湖州313100)【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19—01脾脏是腹腔内实质性器官,血运丰富,易受外伤,在闭合性腹外伤中脾破裂占20%〜40%[1],多因腹腔内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病情危重、变化快,若救治不及时易造成病人死亡;手术治疗是抢救脾破裂大出血的根木措施,快速纠正休克乂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急需要果断采取急救措施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护和治疗。现将我们对20例外伤性脾破裂的

2、抢救、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我们共收治外伤性脾破裂20例,其中男17例,女3例,。致伤原因:车祸10例,打架8例,刀砍伤2例。木组病例均在抗休克的同时行脾切术,术后经综合治疗及护理,患者全部治愈出院。2—般处理21积极进行抗休克治疗,患者头抬高15度,下肢抬高30度,保暖,取下假牙,彻底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异物,随时吸出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若有喉痉挛,配合医师行气管切开术,切开后加强护理。22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道,选用22G号留置针,予大血管如上肢肘正中静脉,颈外

3、建静脉通道,以能快速、及时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加压输血输液。23吸氧由鼻导管给氧,氧流量2—4L/min,若重度失血性休克,可加大氧流量4一6L/min,以提高血氧含量,密切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及缺氧程度,保持呼吸道通畅。24迅速明确诊断。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止血。腹腔穿刺对早诊断至关重要,如穿刺为不凝血,提示有实质脏器损伤,需立即手术止血。若未能抽岀腹腔内血液,护士需更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隔2—4h提示医生重复多点试穿,提高阳性率,以免延误治疗。应特别注意的是,延迟性脾破裂伤,发生脾包膜下破裂出血,通常早期处于

4、代偿状况,上述指征不明显,36-48h出现典型症状。因迟发性脾破裂大出血对患者生命有更大威胁,死亡率高,所以更要严密观察。查体左上腹可摸到边缘不清的压痛性包块,因此需详细检查腹部体征,复查腹穿,及时行B超检査以能发现脾包膜下出血。2.5留置导尿一般患者都应置无菌导尿管留置导尿,以观察尿量及输液是否充足,及观察尿的颜色估计肾功和休克程度。根据尿量,随吋监测血钾情况,快速输液时注意奋无咳嗽及血性泡沫痰,警惕肺水肿及心衰发生。26做好术前准备在抗休克同时,必须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备血、药物皮试、插胃管持续胃肠减压等

5、。3观察与护理3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定吋测脉搏、血压,开始10—15min1次,血压稳定后改Q1H,当出现浅快或不规则呼吸或鼻翼扇动,脉搏加快,提示病情冇恶化。32神志、皮肤色泽与肢端温度。休克早期表现为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皮肤湿冷;失代偿期微循环扩张,血液淤滞,精神由兴奋转为抑制,表情淡漠,感觉迟钝,皮肤粘膜由苍闩转为紫组、四肢厥冷;并发DIC时,可见点片状癖斑。33明确疼痛部位、程度。腹部是否胀满、紧张,肠鸣音有无减弱,当患者头晕、脉速和左上腹突发性剧痛,应及时报告医生抢救。34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对红

6、细胞和血红蛋闩的变化进行连续动态观察,如果男性<3·2x1012/L,女性<28x1012,血红蛋白<90g,且有持续下降趋势,说明腹腔内出血,有脾破裂可能。35尿量,CVP。休克期间持续少尿应警惕肾功能衰竭,每小时测尿量,观察尿量及颜色变化,准确记录24h输入量。CVP<02—0.5kPa,BP也低吋,要快速输人液体,若CPV〉1.47kPa,则提示心衰存在。4术后护理4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定吋测生命体征,术后3d内有不同程度低热,若体温过高要查找原因,及时处理,警惕隔下感染。42疼痛护理。做

7、好心理护理工作,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情绪,应遵医嘱用止痛药。43体位与环境。环境保持安静舒适,术后6h由头侧平卧位改半坐卧位以利于引流,防隔下积血积液,肠粘连,早期下床活动,促进身体机能恢复。44保持各引流管通畅,防脱落、受压、扭曲,观察引流量及颜色,发现异常及吋报告医生。如引流出新鲜血,提示有出血现象,及吋处理。保持刀U敷料整洁,坚持无菌操作,防切口感染,拔管后仍应严密观察。加强饮食护理,促进早日康复。45做好心理护理。应及吋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使他们消除不必要的顾虑和不安。4.6加强基础护理,如U腔、皮肤

8、护理,膀胧冲洗,协助患者更换体位,预防发生肠粘连,鼓励患者咳痰,预防继发感染和褥疮发生。参考文献吴在德.早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