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

实验四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

ID:27123875

大小:351.32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2-01

实验四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_第1页
实验四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_第2页
实验四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_第3页
实验四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_第4页
实验四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四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实验五植物染色体组型分析一、实验目的掌握染色体组型分析的各种数据指标掌握植物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标准和方法。二、实验原理◆核型或染色体组型分析(karyotypeanalysis)是染色体研究中对染色体的各种特征进行定量和定性表述的一种基本方法,表述的内容主要有: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形态,包括染色基数、B-染色体,性染色体,染色体绝对长度,相对长度值,着丝粒,次缢痕以及随体数目和着丝粒位置等特征。这些对研究植物系统演化,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起源、进化与分类,远缘杂交及遗传工程中的染色体鉴别都有重要意义。◆核型模式图是指将一个染色体组的全部染色体逐个按其特征绘制下来,再按长短、

2、形态等特征排列起来的图像。三、实验材料1.供核型分析的细胞必须具备下列标准:■染色体处于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齐全,而且分散良好,没有重叠■各染色体铺展平整,染色体各组成部分显示清楚,着色均匀。2.实验用品■毫米尺、剪刀、胶水、计算器■染色体放大照片四.实验方法◆染色体数目确定◆染色体形态特征:长度:绝对、相对相对长度=每条染色体的长度/全套染色体长度臂比=长臂/短臂着丝点指数=短臂/(长+短臂)随体的有无分组排队原则■着丝粒类型相同,相对长度相近的分一组■同一组的按染色体长短顺序配对排列■各指数相同的染色体配为一对■可根据随体的有无进行配对■将染色体按长→短排队,短

3、臂向上五.实验步骤1计数:沿边缘剪下染色体,编号2测量:(有随体的染色体在表内以星号“*”标记)表1核型分析参数表(草表)染色体序号绝对长度(mm)长臂长度+短臂长度=全长臂比值长臂长度/短臂长度123···3.配对:根据所测数据结合目测,按次缢痕的有无和位置、随体的形态和大小、臂比值、染色体长度和形态相似将同源染色体配对;4.排列:染色体长的在前,等长的染色体以短臂长的在前;5.剪贴:着丝粒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短臂在上,长臂在下;6.计算每对同源染色体绝对长度每对同源染色体相对长度=×100%染色体总长度e染色体长臂臂比=染色体短臂最长染色体长度染色体长度比=最短染色体

4、长度翠菊的核型分析染色体长度:大小着丝粒位置:以上述臂比值确定。臂比值着丝粒位置简写1.00正中部着丝粒(medianpoint)M1.01-1.70中部着丝粒(medianpoint)m1.71-3.00近中部着丝粒(submedianregion)sm3.01-7.00近端部着丝粒(subterIIlialregion)st7.01以上端部着丝粒(terminalpoint)t∞顶端着丝粒(terminalpoint)T7.表格:核型分析中各项测量的平均数值应列表,列表内容力求简明和实用,其格式项目如下:表2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和类型序号相对长度%着丝粒指数臂比类

5、型(短臂+长臂=总长度)123456┇(注)列表时在具随体染色体的顺序号上标上“*”号。8.绘制核型模式图(idiogram):以表2中所列各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平均值绘制。9.核型公式:即综合核型分析的结果,将一种生物核型书写成一公式,它简明扼要,便于记忆和比较,如玉米核型为:2n=20=12m+6sm+2m(SAT)。SAT代表具随体染色体。10.核型分类:表4.2按对称到不对称的核型分类臂比大于2:1的染色体的百分比最长/最短0-00.01-0.500.51-0.991.0<2:11A2A3A4A2:1---4:1lB2B3B4B>4:1lC2C3C4C五作业将照片进

6、行剪贴,测量并计算出数据,填入表2中。2.绘制核型模式图。3.对染色体核型进行综合描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