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标记技术》ppt课件

《分子标记技术》ppt课件

ID:27137401

大小:5.34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8-12-01

《分子标记技术》ppt课件_第1页
《分子标记技术》ppt课件_第2页
《分子标记技术》ppt课件_第3页
《分子标记技术》ppt课件_第4页
《分子标记技术》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子标记技术》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分子标记技术MolecularMarkerTechnology分子标记技术课程安排一、分子标记技术概述(3)二、DNA的提取、PCR优化与克隆(3)三、显性分子标记技术(ISSR、AFLP)(6)四、共显性分子标记技术(RFLP、SSR)(6)五、分子标记数据的读取方法与分析(3)六、序列测定与分析(3)文献讨论(6-12)周延清(编著).2005.DNA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郑成木主编.2003.植物分子标记原理与方法.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邹喻苹,葛颂,王晓东等.2001.系统与进化植物学中的分子标记.北京:科学出版社Caetano

2、-AnollesG&GresshoffPM(eds).1998.DNAMarkers:Protocols,Applications,andOverviews.NewYork:Wiley-VchPress.王中仁.1996.植物等位酶分析.北京:科学出版社参考资料一、分子标记技术概述遗传标记(geneticmarkers)形态标记(morphologicalmarkers)细胞学标记(cytologicalmarkers)生物化学标记(biochemicalmarkers)分子标记(molecularmarkers)形态标记Color:yellowvswhiteetcT

3、exture:smoothvsroughetcShape:roundvsirregularetc遗传标记原用于遗传作图,确定染色体上基因顺序(genemapping)1913年,AlfredH.Sturtevant使用六个形态标记构建了第一个果蝇遗传图谱1923年,KarlSex发现菜豆数量性状(种子颜色和大小)和数量性状位点之间的遗传连锁(QTL)细胞学标记核型分析(karyotypeanalysis)染色体显带(chromosomebanding)生物化学标记同工酶(isozyme):电泳所可区分的同一种酶(系统)的不同变化等位酶(allozyme):由一个位点的

4、不同等位基因编码的同种酶的不同类型,其功能相同但氨基酸序列不同分子标记或蛋白质序列(大小)(狭义的)指基于DNA分子序列的标记(广义的)指可遗传的、且可检测到的DNA序列是以生物大分子的多态性为基础的一种遗传标记分子标记是能反映生物个体或种群间基因组中某些差异特征的DNA片段分子标记(molecularmarker)技术产生的原因:(形态性状的局限)基于形态的遗传标记(形态标记)发展到同工酶又到DNA分子标记DNA分子标记在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过程中诞生和发展,它能够直接反映基因组DNA间的差异*DNA或cDNA等分子水平上的多态性检测技术*能提供分子标记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5、分子标记技术FirstGeneration:1980s-BasedonDNA-DNAhybridizations,suchasRFLP.SecondGeneration:1990s-BasedonPCR:Usingrandomprimers:RAPD,DAF,ISSR.Usingspecificprimers:SSR,SCAR,STS-BasedonPCRandrestrictioncutting:AFLP,CAPs.ThirdGeneration:recently-BasedonDNApointmutations(SNP),canbedetectedbySSCP,D

6、NAchip,sequencingetc.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leavedAmplifiedPolymorphicSequence,CAP)MolecularMarkersClasses1974年,Grozdicker等人首创了DNA分子标记,即第一代DNA分子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RFLP)1982年,Hamande发现了第二代DNA分子标记:简单序列重复标记(SSR)1990年,Williams和Welsh等发现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RAPD)1993年,Zebeau和Vos发明了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标记(AFLP)1994年,Zeitkiewic

7、z等等发明了简单重复见序列标签(ISSR)1998年,第三代DNA分子标记SNP诞生随后,大量的分子标记技术被发展了起来宏观微观个体居群生物群落组织细胞分子生态系统器官分子标记的特点对理想的遗传标记的要求:具有高的多态性共显性遗传(鉴别二倍体中杂合和纯合基因型)能够明确辨别等位基因分布于整个基因组中选择中性(即无基因多效性)检测手段简单快速(如实验程序易自动化)开发成本和使用成本尽量低廉在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重复性好(便于数据交换)DNA分子标记的特点直接以DNA的形式表现,在生物体的各个组织、各个发育阶段均可检测到不受季节、环境限制,不存在表达与否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