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启发中获得 在合作中探究.doc

在启发中获得 在合作中探究.doc

ID:27140563

大小:9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1

在启发中获得 在合作中探究.doc_第1页
在启发中获得 在合作中探究.doc_第2页
在启发中获得 在合作中探究.doc_第3页
在启发中获得 在合作中探究.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在启发中获得 在合作中探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启发中获得在合作中探究——人教版选修4《原电池》教学案例及反思(湖北省巴东县第一高级中学马海林444300)奥苏伯尔在代表作《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的扉页上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在学生积累了大量感性认识之后,有必要从理论上给以升华,让学生实现从现象到本质,进而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完成一次认识的飞跃,让学生清楚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观察、体悟的过程中感受化学。在新教材人教版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做了一些尝试,努力以一个崭新的视角和方法

2、展开教学活动。一、背景与主题在必修2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探究简单原电池的不足和改进,引出半电池、盐桥、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学习实验研究的方法,能设计并完成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形成完备的原电池概念,理解构成原电池的条件,要求学生能写出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本节教学设置了大量的活动与探究的教学素材,首先,由活动与探究引入新课,当学生观察到“铜片上产生气泡”这一反常的实验现象,随着实验时间的延续,电流表指针偏转的角度逐渐减小,最终没有电流通过,同时锌片表面逐渐被铜覆盖。就会情不自禁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并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设;,从而更好地实

3、施探究教学。二、设计思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并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学生在必修2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探究简单原电池的不足和改进,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有神秘感和探究欲望,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层层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从易到难,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顺序。在实验——观察——讨论——推测——验证的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原电池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

4、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了启发、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三、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与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分析思维能力。2.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理解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四、教学过程[创设情景]1、“阿那吉纳”号的沉没之谜二十世纪初,“阿那吉纳”号货轮在向日本海岸行驶时,船体突然漏水!而货轮既没有跟其他船相撞也没有触礁?但厚厚的钢板却穿了孔。你能揭开谜底吗?2、格林太太的牙曾经有一位格林太太镶了一颗金牙,但有一次因意外事故,她的金牙旁边的一颗牙齿破碎,牙医为她补了一颗不锈钢牙,可是自那次事故以后,格林太

5、太就留下了“后遗症”:经常头疼、夜间失眠、心情烦躁,拜访了很多当时的名医,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仪器,都无功而返,后来,一次偶然机会,她遇见了一位年轻的化学家,化学家很快就解除了她的烦恼,你想知道格林太太到底得了什么“怪病”,年轻的化学家用什么方法解除了格林太太的烦恼吗?(设计意图:以案例迁移知识,力求学以致用)[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分析可能原因。[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明确要研究的问题:金属产生电流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电流?[课堂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讨论学习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探究实验1:铜片、锌片分别插入稀硫酸各有何现象?探

6、究实验2:铜片、锌片同时插入稀硫酸各有何现象?探究实验3:把铜片、锌片用导线连起来再插入稀硫酸又有何现象?探究实验4:在上述的铜片和锌片之间串联一个电流计,再观察实验现象。探究实验5:把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置于稀硫酸中,铜片表面产生气泡,推测产生的是什么气体,设计实验证明之;(设计意图:这5个实验设计要求都围绕原电池本质提出,通过学生的探究从而解决了本节课的三个要点:原电池在形式上的基本特点、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和原电池原理,所以氢气可以说是这里的典型情景,通过这个典型情景学生容易在回顾时实现对本课内容的重现,经历了问题的解决学生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和原理也会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7、。)引导总结: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有哪些?学生活动:回忆旧知,结合刚才探究活动情境,总结出构成原电池的三个条件。 问题情境:请根据反应:Zn+CuSO4=ZnSO4+Cu,设计一个原电池,并进行实验。实验仪器和药品任选。各小组成员之间,通力合作,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 学生实验:通过观察,记录并讲述实验现象。教师:归纳并板书实验现象:①电流计指针偏转,并指示电子是由锌片流向铜片;②锌片溶解质量减少;③铜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学生活动:学生继续观察装置中电流计电流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