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同阶段瘦素和瘦素受体系统水平变化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同阶段瘦素和瘦素受体系统水平变化

ID:27149989

大小:8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1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同阶段瘦素和瘦素受体系统水平变化_第1页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同阶段瘦素和瘦素受体系统水平变化_第2页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同阶段瘦素和瘦素受体系统水平变化_第3页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同阶段瘦素和瘦素受体系统水平变化_第4页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同阶段瘦素和瘦素受体系统水平变化_第5页
资源描述: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同阶段瘦素和瘦素受体系统水平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不同阶段瘦素和瘦素受体系统水平变化【摘要】目的:探讨瘦素及可溶性瘦素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女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8例,未治疗组40例,治疗后组48例;健康女性48例为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瘦素、可溶性瘦素受体及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未治疗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增高(P0.05),治疗后血清瘦素与C-反应蛋白正相关(r=0.358;P0.05).Andinthetreatedgroup,theleptinhadpositivecorelationwithC-r

2、eactiveprotein(r=0.358;P[Keywords]arthritis,rheumatoid;leptin;leptinreceptor瘦素(leptin,Lp)是脂肪细胞分泌的肤类激素,在能量营养代谢方面起着重要调节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瘦素既作为激素又作为免疫因子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中起着重要调节作用,是营养状况、能量代谢、神经内分泌免疫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重要中介物。其含量消长与多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可能在免疫系统中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瘦素作为新型免疫介质在炎症及免疫应答中发挥的作用受到关注。本文测定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ar

3、thritis,RA)不同阶段的的血清瘦素和血清可溶性瘦素受体(sOB-R)水平的变化,以期研究瘦素及其受体系统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机制,特别是在瘦素耐受下的瘦素在免疫系统的作用。目前,sOB-R的检测在免疫系统的意义的文献较少[1],对治疗前后的瘦素与瘦素受体血清水平的分析,有助于对RA发生、发展过程的系统认识和把握。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06年1月至2007年5月在本院门诊与住院确诊为RA的女性患者88例。其中首次确诊未治疗组40例,年龄23〜71岁,平均(45.5±18.7)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7年,中位数5.9年;体重指数(BMI)为(21.8±4.4

4、)。治疗后组48例,年龄24〜70岁,平均(46.7±18.4)岁;病程最短4个月,最长26年,中位数7.1年;BMI为(21.6±4.8)。其中16例为治疗前后配对病例。随访时间2〜15个月。临床表现为近端指间、掌指和/或腕、肩、膝和趾关节疼痛40例;表现为渐进型者38例;有晨僵表现者31例,均伴有全身不适、疲劳、发热等全身症状;表现为受累近端指间、掌指关节明显肿胀者35例;表现为对称性关节炎,远端指间关节受累者1例。全部患者均行双手关节X线检查。正常对照组选择女性健康体检个体48例,通过询问或体检得到身高、体重及BMI值,平均BMI与患者无显著差异。经检验治疗前后的BM

5、I无明显变化。1.2诊断标准根据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2]。RA活动性评价采用DAS28评分法。1.3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依从性强,能按要求进行观察;③愿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4排除标准肝肾功能损害,使用肾毒性药物者。2方法2.1标本采集所有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女性均于晨8:00〜9:00空腹采取肘静脉血5mL,分离血清后,_20°C冰箱保存待测。2.2治疗方法RA治疗后组患者为经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SASP)或来氟米特、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1〜6个月,症状有不同程度缓解,处于病程相对稳定期或缓解期。2.3血清瘦素检测试剂盒

6、由依诺金公司生产,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检测法测定人血清中的瘦素。血清瘦素受体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试剂盒由ADL公司生产。2.4游离瘦素指数(FLI)计算瘦素与瘦素受体的比值为FLI值。计算单个样本所对应的游离瘦素指数。2.5统计学方法所测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样本t检验,以直线相关法分别分析治疗前后血清瘦素与瘦素受体的关系,以及血清瘦素、瘦素受体与c-反应蛋白(CRP)、抗CCP抗体的关系,并作相关系数显著性F检验。3结果3.1各组血清瘦素、瘦素受体、游离指数比较与正常对照组比较,RA未治疗组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显著增高(P0.05)

7、,见表3。3.4RA治疗后组瘦素与瘦素受体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RA治疗后组血清瘦素与瘦素受体呈负相关(r=-0.319;P本试验结果显示,RA患者血清中治疗前后sOB-R存在明显差异,治疗前sOB-R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sOB-R明显高于治疗前,也高于正常对照。有报道称女性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清瘦素、瘦素受体存在明显异常[9]。但是各种炎症情况下的sOB-R水平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以便与RA引起的炎症比较。FLI是游离瘦素指数,是瘦素与可溶性瘦素受体的比值,代表瘦素在外周血中存在状态的一个指标,FLI越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