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错题集“有效利用的设计研究方案说明

小学生“数学错题集“有效利用的设计研究方案说明

ID:27165478

大小:4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1

小学生“数学错题集“有效利用的设计研究方案说明_第1页
小学生“数学错题集“有效利用的设计研究方案说明_第2页
小学生“数学错题集“有效利用的设计研究方案说明_第3页
小学生“数学错题集“有效利用的设计研究方案说明_第4页
小学生“数学错题集“有效利用的设计研究方案说明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生“数学错题集“有效利用的设计研究方案说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生“数学错题集”有效利用的研究方案新乡市红旗区平原小学崔韦廙2011年6月28日9小学生“数学错题集”有效利用的研究方案新乡市红旗区平原小学崔韦廙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式教学追求真实自然,应该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动态生成的课堂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出现错误是正常而普遍的现象。教学过程本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由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小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等和成人不同,他们的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学习中难免会出现算错、抄错、遗漏、

2、混淆、思路偏差等错误。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经常是类同的,有些错误学生是一犯再犯,甚至有的学生一道题目需要订正好几次才能订正好。但长期以来,对待学生学习上错误,我们缺乏一种“主动应对”的新的理念和策略,导致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可以看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于相同的错误屡犯不止,学生学习时间的无效流失,影响教学质量。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说过:“差错人皆有之,而作为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是不能原谅的。”新课程追求真实有效的课堂,倡导“尝试——错误——再尝试”的探究式学习,而尝试、探究必然生成更多的差错。叶澜教授就曾断言:“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积极性、注

3、意力、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无论是以言语,还是以行为、情绪方式的表达,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9差错,正是被忽视又亟待开发的宝贵的教学资源。所以,课堂学习错误资源化是新课程的迫切要求。因此,在教学时我们教师应充分利用错题这一资源,让“错题”成为“开启智慧的宝贝”。二、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1.反思我们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作业中出现的错误经常是类同的,有些错误学生是一犯再犯,甚至有的学生一道题目需要订正好几次才能订正好。由于教师不够重视对错例的反思、归纳和整理,学生缺乏找错、记错、议错、辩错和改错的主动性

4、和能力,最终导致我们的教师整天埋头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生的功课;我们的学生在重复机械的作业堆中抬不起头来。针对学生作业中存在的情况,我校数学教师已经在教学中开展了一些纠错措施,感觉到有一定的成效。但这些措施是零星的,缺乏系统性,因此我将扎扎实实地开展本课题研究,根据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探索通过师生共同记录错例、分析错例,对错例进行反思和整理,从而有效的避开错误“陷阱”,显著提高防错“免疫”能力和解题的准确率,最终寻求一条减轻学生学习数学负担的方法与策略。2.我校曾组织实施过课题研究,作为课题的负责人在课题研究与管理方面颇具经验,具有较高的理论研究水平,能为研究本课题及时提供了

5、理论、技术上的指导。3.有相关的资料可供借鉴。9著名数学特级教师邱学华曾经根据他在教学中碰到的错例编著过《小学常见错例分析》,国内相关研究课题还有《小学数学五年级学生典型错例研究课题》、《小学数学“学困生”错例成因分析与解决策略研究》等等。许多同行都在这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并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然而教师和学生假如不是亲身去感受、实践,即使前人有再好的经验也枉然,况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生源有不同情况。现在的学生知识面也挺广,接受信息快,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现实情况,相信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有更广泛更现实的意义。4.本课题研究的“数学错题集”,是注重错题集如何规范

6、建立又如何巧妙使用,研究其中的价值,此课题的研究,来源于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任何年级都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既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也有较强的实用性。三、课题的界定“数学错题集”是指是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零散的错题的系统汇总和系列化。就是要求学生准备一本较厚的笔记本,把平时作业及形成性练习中做错的错误找出来,把错误的习题从作业本或练习纸上“剪切”下来,“粘贴”并整理“编辑”在错题本上。整理的同时认真分析,寻找问题的症结,进行自我反思等。1.错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映在各方面,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数学方法的现象。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

7、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2.教育契机: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前预设错误资源,善于捕捉课中错误资源,善于课后反思错误资源,将学生的学习错误当作一种教育的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3.反思:反思是数学的重要活动,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有一个“自我否定”9的过程,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纠错追因意识,把学生的错误当作宝贵的教学资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