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学案.doc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学案.doc

ID:27171490

大小:220.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1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学案.doc_第1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学案.doc_第2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学案.doc_第3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学案.doc_第4页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学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学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历史必修ⅠⅠ经济成长历程学案第四单元班级姓名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课标要求】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预习导学】一、结合学案,精读教材,落实课标。二、重点问题归纳1.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有何特点?取得了什么成就?2.20世纪50-7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有哪些成功与失误?【课时训练】1.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如下政治语汇,请按时间顺序排列①合作社②大跃进③以阶级斗争为纲 ④改革开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

2、③   D.④③②①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四次重大调整,其中改变了所有制性质的是①土地改革②农业社会主义改造③人民公社化④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B.②C.①③D.②④3.1958年,毛泽东在各地视察期间专门发表讲话自豪的说:到现在,我们还有一些同志不愿意在工业方面搞大规模的群众运动,他们把工业战线上搞群众运动,说成是“不正规”,贬为“农村作风”、“游击习气”,这显然是不对的。下面对毛泽东的这段谈话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对手工业改造还不够彻底B.说明当时右倾错误思想有较大影响C.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犯了“左”的错误D.工业化建设与群众相脱节4.农业兴

3、,基础牢;农村稳,天下安;农民富,国家昌。吸取历史经验,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思路,对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业政策的主要特点是A.重视农业生产的投资,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力B.主要致力于改革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C.强调发展农村乡镇企业D.重视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工农业协调发展5.“谷撒地,薯叶枯,青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么过”,诗中反映的是上世纪50年代末的现象,主要的原因是由于A.经济建设缺乏经验B.自然灾害严重C.苏联政府背信弃义D.“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课程标准】1、了解中共十一

4、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限性。2、概述家庭联产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3、【重点知识扩展】一、开创社会主义新局面(历史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方针的制定1、会议召开的背景:前提:“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提供了前提思想:关于真理标准问题讨论,邓小平在1978年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2、召开时间、地点:

5、1978年底、北京2、内容:确立改革开放、工作重心转移的方针P116思想上: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全会坚决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重新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口号,抛弃了“左”的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组织上: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组织路线。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4、历史意义: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会议结束了“左”倾错

6、误思想的束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折,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会议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和共和国历史的伟大转折,成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起点。 【知识梳理】一、经济体制改革——改革   农村——城市思考: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概念),我国经济体制的演变状况如何?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原因)、改革的前提、改革的根本目的、内容、改革的目标、改革的实质?1.经济体制改革是(

7、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注: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的重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其意义在于以改革促发展、以发展深化改革。2.农村改革:是为了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和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而对人民公社时期不合理的生产关系进行的一次重大调整。农村改革的方向是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产关系变革1978~1984年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个阶段。其核心内容就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分田单干”,农民获得有限的自主权。前提:在土地公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