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

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

ID:27175053

大小:67.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1

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_第1页
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_第2页
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_第3页
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_第4页
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_第5页
资源描述:

《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摘要]目的观察研究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疗效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诊治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患儿主视眼,根据患儿主视眼是否是弱视眼,分为主视眼治疗组与非主视眼治疗组,并应用综合疗法包括戴镜法、CAM视觉刺激疗法、精细目力训练法等进行治疗。于治疗后第1、3、6、12个月检查主视眼组与非主视眼组矫正视力进步行数及基本治愈率。结果治疗的第1个月,主视眼的进步行数多于非主视眼,差异具有

2、统计学意义(P0.05)。第1个月时主视眼组的的基本治愈率为61.0%,高于非主视眼组(3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疗效在短期内存在显著差异,主视眼在短期内可获得更高的视力进步行数及基本治愈率,但在中长期范围内,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的临床效果并无显著性差异。[关键词]同量治疗;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非主视眼弱视在我国儿童较为多发,其发病率约为2.43%,严重妨碍了儿童视觉系统的发育。斜视、形觉剥夺、屈光参差或不正等均可造成弱视

3、,其中屈光不正是引起儿童弱视的最主要原因,早期进行综合治疗极为重要。主视眼是指在注视或感知等方面占主导位的眼,研究发现在同等视觉刺激下,主视眼无论在神经传导还是引起大脑皮质兴奋方面都占有优势。因此在同量治疗下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主视眼与非主视眼疗效是否存在差异值得进行探究。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本院诊治的双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化卡洞法,受检者向正前方充分伸展双臂,双手在眼前围成三角形“窗口”,使其通过窗口观看检查者的主视眼,检查者通

4、过“窗口”所看到受检者的眼别则为主视眼,重复验证3次结果一致时确定主视眼组。110例患儿中,左主视眼31例,右主视眼79例。根据患儿主视眼是否是弱视眼,分为主视眼治疗组与非主视眼治疗组,所有患儿均符合弱视诊断标准,同时排除屈光参差性弱视、斜视、形觉剥夺性弱视患儿。其中男61例,女49例,年龄9〜10岁,平均(6.9±2.9)岁。其中中度远视(球镜+3.00〜+5.00D,散光0.05)。见表1。2.2同量治疗下两组基本治愈率比较治疗的第1个月,主视眼组的的基本治愈率为61.0%,高于非主视眼组(3

5、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3讨论人类的某些对称器官有时会表现出不对称的行为。因此在视物时两眼所起到的作用往往不同,其中一只眼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占优势而成为定位及视觉融合的主要执行者,被称为主视眼或优势眼。研究表明,主视眼别与性别、年龄、裸眼视力、双眼屈光度及左右手偏利等情况并无相关性,而与双眼中近视性屈光程度稍大眼眼别显著相关。主视眼的在左右眼中的分布具有显著差异性,相比于左主视眼,右主视眼的分布概率更高。本研究中,110例患儿中,左主视眼31例,右主视眼79例,与相关报

6、道结果一致。弱视为儿童临床常见病,并无器质性病变,表现为由于视觉剥夺或双眼间的异常作用所导致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屈光不正性弱视是最常见的弱视类型,是指在视觉系统发育关键期内发生高度屈光不正,黄斑无法得到清晰物像的刺激而发育障碍所导致的视力减退。据报道该类型弱视儿童约占到患者总数的59.30%〜81.00%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遮盖法、仪器法、精细目力训练及药物治疗等等。由于各种方法的机制不尽相同,因此采用综合疗法比单一疗法疗效更具优越性。本研究中,在治疗过程中未采用遮盖疗法,迗到了双眼同量治疗的要

7、求。同时在选择研究对象时排除了病理I生屈光参差患儿,且双眼矫正视力相近,避免因屈光性质或弱视程度不同而对治疗效果造成的影响。准确的散瞳验光与合适的眼镜的配戴是治疗弱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证明矫正镜片的度数越准确,视网膜成像的清晰度越高,对于敏感细胞的兴奋刺激强度越大,越有助于减少持续通道功能的抑制,促进眼球的正常发育。精细目力动作的训练(如穿线珠,描图等)具有消除弱视眼与黄斑抑制功能的作用,能增强视网膜细胞的敏感性,迖到提高视力的目的,但同时应注意防范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产生遮盖性弱视。CAM视觉刺激

8、疗法的最好适应证为中心注视性弱视及屈光不正性弱视,其采用不同频率的黑白条栅板作为刺激源,由于条栅板的旋转,使得弱视眼在各个方位上受到不同空间频率和对比度的光栅刺激,从而使弱视眼中受累的大多数皮质细胞受体得到确切地刺激,使它们恢复功能达到提高视力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的第1个月,主视眼的进步行数多于非主视眼,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第1个月时主视眼组的的基本治愈率为61.0%,高于非主视眼组(35.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提示在治疗初期,主视眼的视力进步行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