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社会治理的研究与实践动态

创新社会治理的研究与实践动态

ID:27209138

大小:8.57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8-12-01

创新社会治理的研究与实践动态_第1页
创新社会治理的研究与实践动态_第2页
创新社会治理的研究与实践动态_第3页
创新社会治理的研究与实践动态_第4页
创新社会治理的研究与实践动态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新社会治理的研究与实践动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创新社会治理的研究与实践动态南京市行政学院周进萍社会管理国家治理社会治理建国时期的社会管理(控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管理(稳定)民生时代的社会管理(活力)2.十八大报告:“四个加快形成”1、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2、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3、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4、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1.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四大基本要求:47.改进社会治理方式48.激发社会组织活力49.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50.健

2、全公共安全体系主要内容:一.转变社会治理的理念二.创新社会治理的手段三.改革社会治理的体制四.完善社会治理的格局五.夯实社会治理的基础社会管理社会治理目标稳定、管控和谐、活力主体一元(政府)多元(政府、市场、社会、个人)形式单向(自上而下)双向(上下互动)方法单一(行政)多样化(法律、行政、道德、科技等)一、转变社会治理的理念社会管理包括两类:一类是政府对有关社会事务进行规范和制约,即政府社会管理。一类是社会(即自治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公民)依据一定的规章制度和道德约束,规范和制约自身的行为,也就是社会的自我管理和自治管理。政府社会管理体制面临严峻挑战社会自治的社会管理发展滞后1.

3、从一元主体到多元主体市场社会政府政治秩序·市场活力·社会团结大规模公共生活理想模式父子关系:政府独大,市场、社会发育不全。政府放权改革,市场加速成长,政经结盟。有形之手“无力”,无形之手“无利”。社会走偏,心态失衡。政府(官员)社会(公民)市场(企业)政府改革以职能调整为主线市场改革以激活财富为主线单位制解体,社会被冷落社会组织松绑?沈原:我们的社会建设的主导是政府,资源配置、建设路径都由政府掌控。然而,我们还需要包容,包容社会组织,不能对社会组织抱着一种压制、怀疑、防范的心理。放开民间组织,这条路走得好,社团组织就不仅是老百姓的“娘家人”、“主心骨”、“情感寄托”、“人生价值体

4、现渠道”,同时,也会成为政府的帮手,与政府互相借重,形成策略互动,还可以对某些专制集权行为形成某种制衡与监督”。杨光志:目前还没有具备全面放开的条件,盲目冒进,无异于揠苗助长。如果民间社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情形,将不难料想,这种民间力量的强大,在某些地方政权法律基础较为脆弱,法律条文尚未深入人心,前期执法过程尚有不少历史欠账,加上国民的整体素养尚有差距,社会文明程度、公民意识、守法精神等还达不到一定水平的地区容易演变成民粹,成为族群割裂对立,甚至引起群体事件。某些别有用心的敌对组织或个人,或许会借道维权组织,向政府形成颠覆性的压力,使初衷很好的改革走向了它的反面。两个误区:其一,

5、过分夸大社会组织的消极效应:把社会组织等同于“非政府组织”,把“非政府组织”片面化、简约化地理解为“反政府组织”。其二,过分夸大社会组织的积极效应:把社会组织看得神通广大,给予过高的道德期待和神圣光环。一方面,要推动政府逐步向社会放权,实现政府的“自我解放”,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立“管理的小政府”、“服务的强政府”;另一方面,要积极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增强社会的“自我修复”能力,形成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多元化社会治理机制,努力打造“共治的大社会”、“和谐的好社会”。(汪洋)“小政府、强政府;大社会,好社会”2.从管理服务到服务管

6、理政府需要做两件事:一是全心全意地提供服务,二是规定各种服务的供给方式。以服务支撑管理,以服务促进管理,以服务柔化管理,以服务畅通管理。(丁元竹)不服务难管理秸秆焚烧小摊小贩特殊人群先服务后管理摩托大军社区管理流动人口3.从消极管理到积极治理在面临诸多压力和挑战的情况下,很容易形成对社会管理的误解,即将社会管理片面地理解为一种消极的、防范性的手段,将加强社会管理理解为加强权力对社会的全面控制。消极的社会管理是以被动防范为手段,以维护现状为目标。而积极的社会管理则以主动的建设和变革为手段,以改善社会的状况、建设一个更好的社会为目标。虽然在积极的社会管理中也要努力应对和化解现实中某些

7、消极因素,但它的目标更具有进取性。(孙立平)幸福指数成为施政导向尊严小康温饱幸福尊严小康温饱幸福GDP幸福感幸福南京2009西安南京昆明宁波杭州成都银川长沙南昌长春2010杭州成都长沙昆明南京长春重庆广州通化无锡2011南京无锡杭州成都宁波昆明长沙天津重庆珠海2012杭州成都宁波南京天津长春无锡长沙西安南通2013杭州、成都南京西安天津长沙宁波长春厦门海口南京“幸福都市考核评价指标体系”:2013年全市测评的综合得分为89.08分,其中:42项客观指标93.8分,21项主观指标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