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与沈从》ppt课件

《京派与沈从》ppt课件

ID:27213327

大小:244.5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29

《京派与沈从》ppt课件_第1页
《京派与沈从》ppt课件_第2页
《京派与沈从》ppt课件_第3页
《京派与沈从》ppt课件_第4页
《京派与沈从》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京派与沈从》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五章“京派”与沈从文第一节:关于“京派”一、“京海之争”1933,沈从文首先发表《论中国创作小说》然后,海派张资平为首,与苏汶回敬“北方同行”。鲁迅分别在《花边文学》和《且介事杂文二集》中发表《“京派”与“海派”》予以评论。二、“京派”的概念30年代以北京为中心,以《大公报·文艺副刊》《骆驼草》等刊物为阵地形成的自由派作家群。在艺术上主张与现实保持距离,埋头追求艺术本身的价值,通过对乡村淳朴的原始的自然美和人性美的呈现。向传统的农业文明复归,来作为审美的极致,从而对抗日趋深入的所谓城市化文明的进程,是一

2、个纯文学流派,也是中国文化寻根小说源头。三、“京派”的文学观1、艺术与人生一体化。2、艺术与文化一体化。3、艺术之神是人性。4、追求纯正的文学趣味。四、“京派”作家群文艺理论:沈从文朱光潜周作人小说:沈从文废名凌叔华李健吾萧乾芦焚散文:周作人俞平伯诗歌: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五、“京派”文学的群体特征1、多写乡土中国和平民现实题材。2、从容节制的古典式审美趋向。3、比较成熟的小说样式。第二节沈从文的创作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人,苗族。是30年代丰产作家。笔名有懋琳、休芸芸、旋若

3、、若琳等,“湘西世界”的歌者。少年时加入湘西地方军,展转与湘、川、黔等地。1922年来到北京,在北大旁听。开始早期创作。早期作品有:短篇《龙朱》《神巫之爱》《玫瑰与九妹》《入伍后》《丈夫》《大小阮》30年代(成熟期):中篇《边城》长篇《长河》短篇《萧萧》《绅士的太太》《八骏图》《某夫妇》《都市一夫人》散文:《湘西散记》《湘西》《从文散文》三、沈从文小说的视角(一)取材有两类:一是写湘西世界——原始与神秘野蛮与优美二是写都市社会——病态与堕落虚伪与失血(二)沈从文小说视角A沉落的都市面影1、绅士和智识阶级的

4、虚伪与堕落。如:《绅士太太》《八骏图》《都市一妇人》《大小沅》2、泥涂里的道德光辉。如:《腐烂》《生》《泥涂》3、都市生命的灰暗和失血。如:《三三》B生命绚烂的湘西世界1、原始生命强力的讴歌。如《龙珠》《神巫之爱》《阿黑小史》《月下小景》2、理想人生形式的搭建。如《边城》3、对乡村价值的重估。如《丈夫》《柏子》《萧萧》四、牧歌般理想人生形式:《边城》1、《边城》——“理想人生”的评价2、道德化的人物形象翠翠是一个象征意象老船夫——传统道德的化身傩送——作者的理想3、《边城》的艺术特色1)写实的象征主义。2

5、)散文诗化的结构。3)如画的风景,浓郁的风俗。4)语言自然清新,朴素秀丽。第三节关于沈从文研究30年代苏雪林的《沈从文论》和刘西渭的《〈边城〉与〈八骏图〉》60年代后,美国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对说沈是现代中国文学最伟大的印象主义者。80年代朱光潜《从沈从文先生的人格看他的文艺风格》凌宇《从边城走向世界》汪曾棋《沈从文的寂寞》王富仁《在广泛的世界性联系中开辟民族文学发展的新道路》凌宇《沈从文传》90年代以后赵学勇的《沈从文与东西方文化》吴立昌的《人性的治疗者》向成国的《回归自然与追寻历史》第四节“京派”

6、其他小说创作一、废名的小说废名(1901—1967)原名冯文炳,湖北黄梅人。1929年从北大英文系毕业留校,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竹林的故事》,长篇代表作《桥》1936年起采用“废名”为笔名,1930年创办《骆驼草》长篇《莫须有先生传》抗战后完成自传体长篇《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50年代调往东北大学,停止创作。20年代短篇代表作:《浣衣母》《竹林的故事》《桃园》《菱荡》《桥》以后的各篇,“只见其有意低徊、顾影自怜之态”(鲁迅)《莫须有先生》和《莫须有先生坐飞机以后》诗化表现中进一步加入荒诞和讥刺二、萧乾的

7、小说原名箫秉乾,蒙古族。是沈从文在燕京大学任教时的学生。主要作品有:《蚕》《梦之谷》《篱下》《矮檐》等萧乾早期小说包含“城中两个世界”的结构。萧乾创作表明:”京派”发展本身拥有的多样性。三、凌叔华的小说原名凌瑞棠,广东番禺人。与丈夫陈西滢多年旅居英、美、意、加。小说集《花之寺》《女人》《小哥俩》凌叔华的小说寄托了童心未泯和生活情趣。态度朴实诚恳善于人物对话,特别是妇女的口吻惟妙惟肖。在中国女作家中,表现了“人物的悲剧”和“心灵的战争”,写出了另外一种创作。思考练习1、京派及京海之争情况2、什么是“京派”3

8、、沈从文小说视角4、《边城》理想人生形式与评价5、《边城》的艺术成就6、京派文学观评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