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形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在新课改形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

ID:27216194

大小:60.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1

在新课改形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_第1页
在新课改形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_第2页
在新课改形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_第3页
在新课改形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在新课改形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新课改形式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育思想,首先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课改轰然兴起,新课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是一种“目中有人”文章编号:1002-7661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程标准也悄然出台了,而且渐入人心。的教育关键词:新课改;语文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2015)04-390-01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课改轰然兴起,新课程标准也悄然出台了,而且渐入人心。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首先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目中有人”的教育。然而,以此观照现在语文课堂教学,“目中无人”的现象还是比比皆是,那种把学生当着等待灌输的容器的“满堂灌”、“填鸭式”且置之不论(实际上

2、还存在着,而且不少),就是那些所谓“启发式”的课堂教学,又有多少是真正把学生看作是活生生的有灵性的人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某些“启发式”的课堂教学过程。勿庸置疑,教师在备课上下了很大工夫,教学环节往往经过反复推敲,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示范课,那真可谓“精雕细琢”,不厌百回改,其中不少课也确实称得上漂亮、精彩。然而,这样的课,细一审察,不难发现学生始终被教师牵着走,他们杧于应付老师的大大小小的各种提问,有的甚至连这人的回答为什么错、那人的回答为什么对也搞不清楚。试问,他们在课堂上还有什么主动性可言?充其量是老师手里的棋子而已。语文学习应该重诵读、感悟,但是我们常见一些课堂上

3、充斥着各种问题,用回答问题来替代诵读与感悟,又怎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素质教育着眼于人的长远发展,“满堂问”的教学形式显然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常见的问题是:某些教师为了突出教学思路或“教学个性”而人为地肢解课文内容,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尽管大家都认为教师应当拥有个性,应当拥有解读课文、选择教学方式的自由,这诚然是不错的。但张扬个性必须以尊重美的原则为前提,如果破坏了课文的整体美,教师的个性不管怎样突出,都只能算是耍花枪,故弄噱头,不足道也。语文课堂仅局限于一些细枝末叶的问题,仅满足于老师问、学生答,而没有或很少美的感受与陶冶,那么,审美教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

4、无本之木。如果我们从“发展学生个性”这个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的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严密的课堂结构、烦琐的提问,消磨了学生的个性,阻扼了学生的创造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追求的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按部就班,提问的答案往往是单一的。如果学生的回答不入“我毂’’,教师总是费尽力气引学生“入毂”.学生“入毂”了,教师就以为大功告成。常言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课文的理解,不像数理化题目的答案那样精确唯一,而常常在正确与更正确之间选择。再说,教师脑子里的答案许多是从参考资料上拷贝而来,这些答案是否唯一正确呢?有没有别的理解呢?在我看来,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鼓励学生“旁逸斜出

5、”.教学应该有思路,但这里的路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它能根据学生的反映随时作出调整。这样,课堂教学才有生机,才有活力。语文源于生活,生活孕育了语文,同时也为语文提供了无限发展的空间。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然而,观当前的语文教学现状,由于课堂时间、空间及学习内容的封闭,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与生活脱节,使得学生的思维受到禁锢,个性得不到张扬。建构生活课堂,就要将语文还原于生活。教材内容是将生活写成文字,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将文字还原于生活,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语言的生动、语句的优美和文章的妙趣。曾经,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在学到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6、这一句话时,我认为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你们除了知道天是无边无际的,还有什么也可以说是无边无际的?”如果学生无话可说,教师可以用屏幕展示一些生活的情景加以引导,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感受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学生可能会说,浩瀚的大海是无边无际的,辽阔的草原是无边无际的,昏黄的沙漠是无边无际的……把生活的环境引进课堂来理解语言文字,文本的语言就有了勃勃生机,学生的语言就会丰富多彩。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因此,创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要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树立大语

7、文教学观念,努力营造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