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对原住民观光之知觉与互动关系之研究.doc

游客对原住民观光之知觉与互动关系之研究.doc

ID:27233548

大小:227.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2-02

游客对原住民观光之知觉与互动关系之研究.doc_第1页
游客对原住民观光之知觉与互动关系之研究.doc_第2页
游客对原住民观光之知觉与互动关系之研究.doc_第3页
游客对原住民观光之知觉与互动关系之研究.doc_第4页
游客对原住民观光之知觉与互动关系之研究.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游客对原住民观光之知觉与互动关系之研究.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遊客對原住民觀光之知覺與互動關係之研究Astudyontourists’perceptionofaboriginaltourism,andtheinteractionbetweentouristsandlocalaboriginesinTaiwan.鄧雅如Ya-JuTeng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觀光管理系四觀三甲中文摘要1998年實施周休二日以來,帶動國內旅遊風氣,各種旅遊活動正如火如荼展開。台灣的原住民地區正好擁有吸引遊客的最佳組合—自然、豐富的生態與獨特的文化、藝術。許多原住民部落已成為愈來愈多觀光客尋訪的對象。但是有些遊客將原住民當成觀察或

2、賞玩的對象,也有些遊客將原住民文化當作商品。而在不同觀光類型中,遊客對原住民觀光之知覺有何看法與認識。本研究欲深入探討遊客對原住民觀光的知覺為何?遊客與原住民之間的互動程度,對原住民觀光知覺的相關性為何?本研究目的包括:擬探討遊客屬性與其對原住民觀光知覺間的關係。探討遊客與原住民之間的互動程度,與其對原住民觀光之知覺間的相關性。探討從事不同的觀光類型的遊客,其對原住民觀光之知覺是否有差異,並根據相關文獻提出三個假設作為預期結果:假設一:不同遊客屬性等人口變數,在原住民觀光知覺上有顯著差異。假設二:遊客在互動程度高的活動項目中,其對原住民觀光有強

3、烈的知覺而且是正向關係。假設三:從事生態旅遊的遊客,在對原住民觀光之知覺上,會高於大眾觀光的遊客。關鍵詞:原住民觀光(Aboriginaltourism)遊客知覺(tourist’sperception)互動(interaction)E-mail:sky625tyj0707@yahoo.com.tw,sky625tyj0707@hotmail.com一、緒論1.1研究背景自聯合國將1993年訂為「國際原住民年」(InternationlyearforIndigenousPeople),全球各地興起一股對於前往「偏遠」、「新奇」、「異樣風情」的原

4、住民地區從事觀光活動之熱潮(紀駿傑,1998),Notzke(1999)指出原住民觀光在傳統上是以打獵的形式為主,在現代化觀念的經營下,更進一步發展成為「生態觀光」(Ecotourism)、文化(Cultural)或異族(Ethnic)觀光。在強調多元化的今天,「異族觀光」是民族、文化商品化的呈現方式之一,人類學家(Altman,1989)把異族觀光的特性界定在將原住民及其獨特風俗介紹、行銷給一般大眾(紀駿傑,1998)。1998年開始實施週休二日後,帶動了國內的旅遊風氣。國民的各種旅遊活動正如火如荼的展開,而台灣的原住民地區正好擁有吸引遊客的

5、最佳組合─自然、豐富的生態與獨特的文化、藝術(郭建池,1998)。除了原住民文化具備的特殊性外,部落所處的地理位置亦具有最佳的觀光資源(楊允言和黃玉翎,2000)。謝世忠(1994a)指出台灣的原住民是唯一具有發展異族觀光潛力的族群。許多原住民部落已成為許多觀光客尋訪的對象,就現實面來看,觀光為原住民的經濟(Parkin,2001)與文化的復興帶來了新的契機(Dyeretal.,2003)。因此原住民從事觀光產業的意願逐漸提高(Parkin,2001;洪廣冀,1999)。但馬凱(1998)指出觀光客對於陌生的社會與文化產生強烈的求知慾與好奇心,

6、因而引起主動尋訪的行動。此種尋訪行為常使當地原住民被當成觀賞的對象,以致有被侮辱的感覺。遊客的好奇常引發追求文化的真實性(authenticity)(MacCannell,1999),真實性意味著傳統、原始及想要探究當地居民的真正生活型態,因此追求真實性的動機比其他形式的觀光更為明顯。然而並非所有遊客都會尋求真實性,也有遊客享受於不真實的體驗,如:看秀、原住民舞蹈(Cohen,1988;Moscardo&Pearce,1986),對於原住民的實際生活狀況並沒有興趣,觀光客只把原住民文化當作商品,至於其文化內容並不關心(謝世忠1994b)。近年來

7、,雖然許多新的原住民觀光受到重視,如:參觀文化祭典儀式、生態旅遊等,但究竟遊客對原住民觀光的瞭解為何?(洪廣冀,1999b)大量的遊客狹帶強大的經濟及文化優勢,來到原住民所處的生活空間,透過看與被看、拍與被拍,展露彼此之間不對等的關係造成的觀光衝突(陳永龍,1994)。遊客對於不同類型的原住民觀光會有那些知覺上的差異?是否因為和當地居民作很少的深入接觸,而加深他們的刻版印象與偏見(Pearce,1990)?因此引發了本研究的研究動機。1.2研究動機有些遊客將原住民當成觀察或賞玩的對象,也有些遊客將原住民文化當作商品。而在不同觀光類型中,遊客對原

8、住民觀光之知覺有何看法與認識。本研究欲深入探討遊客對原住民觀光的知覺為何?透過文化的接觸使彼此互相瞭解才有可能消除誤會與敵意。因此,本研究擬探討遊客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