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鸟的家》教案、说课

《小鸟的家》教案、说课

ID:27296776

大小:10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小鸟的家》教案、说课_第1页
《小鸟的家》教案、说课_第2页
《小鸟的家》教案、说课_第3页
《小鸟的家》教案、说课_第4页
资源描述:

《《小鸟的家》教案、说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数学年级高二教学形式新授课教师张培洋单位坡头区第一中学课题名称算法的概念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1、本节课的知识目标为:(1)了解算法的概念,体会算法的思想;(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3)会设计一个算法解决数学问题。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算法的概念,所以进行例1与例2的教学时,只要求学生能认识算法步骤表示

2、的算法,会写简单具体问题的算法步骤,不要在算法的“优化”上做文章。2、学生初次接触算法,较难写出解决数学问题的算法步骤。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目标:1、了解算法的概念,体会算法的思想;2、能够用自然语言叙述算法;3、会设计一个算法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目标通过求解二元一次议程组,体会解方程的一般性步骤,从而得到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这些步骤就是算法。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算法。由于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个问题也可能有多个算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要对计算机的算法语言有一

3、个基本的了解,明确算法的要求,掌握算法的思想,使学生开阔眼界,活跃思想。教学过程教学重点算法的含义,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和判断一个数为质数的算法。教学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教学过程1、从数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算法的概念古已有之,比如,在西方数学中很早就有了欧几里得算法,而中国古代数学中蕴含着更为丰富的算法内容和思想。割圆术,秦九韶算法等等都是很经典的算法。2、回顾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求解过程,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步骤:第一步:得第二步:解得第三步:得第四步:解得第五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3、思考:你能写出求解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吗?评析:本题的算法是由加减消元法

4、求解的,这个算法也适合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下面写出求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4、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其中,可写出类似的求解步骤。第一步:得第二步:解得第三步:得第四步:解得第五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上述步骤构成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个算法。5、算法一词出现于12世纪,指的是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算术运算的过程。在数学中,算法通常是按照一定规则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步骤,算法可以编成计算机程序,让计算机执行并解决问题。6、教材第3页例1(1)设计一个算法,判断7是否为质数。(2)设计一个算法,判断35是否为质数。7、教材第4页探究写出“判断整数(n>2)

5、是否为质数”的算法。8、教材第4页例2写出用“二分法”求方程的近似解的算法。分析:引导思考“二分法”的基本思想,进而写出解决该数学问题的算法步骤。9、与一般的解决问题的过程相比,算法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1)将解决问题的过程划分为明确和有限的步骤(2)用简练的语言将各个步骤表示出来。(3)算法步骤有明确的顺序性,而且有些步骤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被执行,有些步骤在一定条件下会被重复执行(4)算法表达直观,准确。10、练习教材第5页练习第1题,第2题。11、作业(1)已知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分别为,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设计一个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算法。(2)设计一个

6、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算法。板书设计1.1.1算法的概念一、(1)算法的定义二、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算法步骤四、教材第4页例2(2)算法的特征三、教材第4页探究五、练习六、作业作业或预习(1)已知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边长分别为,利用海伦-秦九韶公式设计一个计算三角形面积的算法。(2)设计一个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算法。自我评价质数的判定是学生在小学时就接触过的,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也在《必修1》中出现过,因此这两个问题是学生熟悉的。在教学设计中选择关于质数的判定的例1与用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的例2。期望打破学生对算法的陌生感,也希望将重点放在算法概念的理解上。组长评

7、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本教学设计教学重点、难点突出。用学生熟悉的问题引导学生对算法概念的理解,让学生对算法不陌生。有较多的练习和作业让学生理解和巩固算法的概念。评议一单位:坡头区第一中学姓名:李湛伟日期:2013、11、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