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牵引后扳拔伸法治疗

对抗牵引后扳拔伸法治疗

ID:27297788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对抗牵引后扳拔伸法治疗_第1页
对抗牵引后扳拔伸法治疗_第2页
对抗牵引后扳拔伸法治疗_第3页
对抗牵引后扳拔伸法治疗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抗牵引后扳拔伸法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抗牵引后扳拔伸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技术一、适应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二、疗法特色:该法定位准确,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安全有效,克服以往传统手法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三、操作方法1.施四指推法于腰、臀及下肢部(1)患者俯卧位,医者立于患侧,操作时术者沉肩,屈肘约150°,腕关节自然掌屈。拇指指腹或偏锋与食、中、无名三指指腹相对用力于腰部,因部位较大,接触面平坦,运用四指推法应适当增长“推”力,“拿”力次之,推动幅度宜大,四指拿为辅,手法深沉有力,深透达里,频率约为每分钟140次,操作3—5分钟。⑵配合拇指点按、弹拨夹脊、肾俞、大肠俞、腰阳关各8—10秒钟

2、。⑶拇指指腹与食、中、无名三指指腹相对用力于臀部,力量集中在拇指,以拇指推动为主,以四指拿为辅,手法深沉有力,力量作用在臀部的肌肉深层,操作2—3分钟。⑷配合拇指点按、弹拨环跳、秩边、次髎、居髎、承扶各8—10秒钟。⑸拇指指腹与食、中、无名三指指腹相对用力于下肢部,四指带动皮肤作均匀柔和的推、拿动作,接触面试弧形部位,适当增大“拿”力,“推”力次之,四指捏拿为主,推动幅度宜小,力量作用在下肢部的肌肉层,自上而下操作3-5分钟。⑹配合拇指点按、弹拨风市、委中、阳陵泉、绝骨、昆仑、阿是穴各5_8秒钟。2.掌根揉腰臀及下肢部(1)用手掌根部着力于腰部,作

3、深沉和缓的环旋转动,并带动皮下组织一起揉动,依次掌根揉臀部、下肢部,操作2一3分钟。(2)要求医者手掌掌根稍用力下压,腕关节放松,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摆动,带动腕及手掌连同前臂作小幅度的回旋运动,并带动该处肌肤一起揉动。(3)操作时要求腕关节放松,动作要灵活,吸定,既不能有体表的摩擦运动,也不可用力向下按压。(4)整个动作要协调而有节律性,频率每分钟120次。1.对抗牵引后扳拔伸法(1)患者双手紧握床沿,一助手站立于患者健侧上端,双手掌托住患者双腋下,作向前拉势,以固定患者上半身;另一助手站立于床另一端,双手分别握住患侧踝部,作向后拉势。(2

4、)上、下方向时作对抗用力,持续牵引1分钟。医者立于患者患侧,以一手大拇指指腹为附着点,按压棘旁压痛点或其小关节错位的棘突旁,并用力向健侧顶推;另一手的前臂环抱健侧下肢,使膝部附着于施术者之肘内侧,并向后上方徐徐牵引,同时缓缓用力向后上方扳动,至患者耐受为限,再向后上方稍用力突然扳动。此时术者大拇指下和患者腰部同时感觉到“咯吱”一声,以示迗到目的。(3)本法操作时动作要缓和、准确,用力要稳实、恰当,两手的配合要协调,不能硬扳,更不能施以暴力;扳动的幅度不能超过正常的生理活动范围,一般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不可强求。2.掌振腰胝部(1)医者用单手或双手

5、掌面着力于腰慨部,意念集中于指端和手掌心,前臂和手部的肌肉强烈地作静止性收缩,使手臂发出快速而强烈的震颤,并使之通过指端或手掌心传递到机体,在治疗部位内产生舒松和温热感。(1)前臂及手掌部肌肉要强力地静止性用力,使力量集中于手掌或手指上,使被推拿的部位发生振动。(2)频率要快,每分钟要求300—400次,动作要持续连贯,操作2—3分钟。1.掌推腰胝部及下肢(1)医者用手掌根着力于腰部,以掌根为重点,运用前臂力量沿着舐部、下肢方向推进,依次向臀部后侧、外侧、下肢后侧、外侧、内侧方向推动3—5遍。(2)操作时医者肩及上肢放松,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的治疗部

6、位。(3)操作向下的压力要适中、均匀,用力深沉平稳,呈直线移动,不可歪斜。推动的速度宜缓慢均匀,每分钟50次左右。2.辩证施治(1)血瘀证:治疗宜活血化瘀,按揉命门、环跳、承扶,点按委中、阳陵泉、绝骨,擦腰舐部,抖下肢。(2)寒湿证:治疗宜散寒除湿,揉命门、环跳、承扶,掌振腰舐部,掌擦腰舐部及下肢。(3)湿热证:治疗宜补益肝肾,点按脾俞、胃俞、足三里,掌擦腰舐部及下肢。(4)肝肾亏虚:治疗宜补益肝肾,点按肝俞、肾俞、脾俞、胃俞,掌振肾俞、命门,擦督脉。3.辅助治疗(1)腰椎牵引:患者仰卧位,用腰椎牵引治疗床进行腰椎牵引,牵引重量约为患者体重的1/3

7、—1/2,先轻后逐渐增加,以舒适为度。牵引时间为20分钟,每日1一2次。(1)针刺:用毫针针刺夹脊、肾俞、大肠俞、腰阳关、环跳、秩边、承扶、风市、委中、阳陵泉、绝骨、昆仑等,留针20—30分钟,每日一次。(2)拔火罐:用中等大小火罐拔肾俞、大肠俞、腰阳俞、环跳、承扶、风市、委中等10—15分钟,每日1次。(3)中药:内服活血化瘀止痛的中成药或汤剂。(4)外用药:用红花油、扶他林凝胶等局部涂抹,每日2_3次,或局部贴敷麝香止痛膏、南星止痛膏、奇正消痛贴等。(5)神经根压迫明显、疼痛剧烈者,可静脉滴注甲泼尼龙或地塞米松(6)下肢麻木者,可内服弥可保50

8、0ug,每日3次。(7)理疗:低周波治疗、微波治疗等、8.注意事项(1)观察患者有无胸闷、腰痛加剧等不适,如有立即结束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