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鄱阳湖,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建设美丽鄱阳湖,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ID:27305545

大小:7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建设美丽鄱阳湖,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_第1页
建设美丽鄱阳湖,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_第2页
建设美丽鄱阳湖,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_第3页
建设美丽鄱阳湖,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_第4页
资源描述:

《建设美丽鄱阳湖,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设美丽鄱阳湖,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摘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也是我省发展水产业重要的资源宝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鄱阳湖地区景观多样,物产丰富,在我省经济社会屮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重要商品粮、棉、油、淡水渔业等生产基地。鄱HI湖又是国际重要湿地,在中国长江流域中发挥着巨大的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近几年来,江西正在大力实施“在中部地

2、区崛起”的发展战略,启动了对鄱阳湖资源的深度开发,这无疑对企街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全而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推动作用。但不容否定,近年来,鄱阳湖区生态安全面临一系列问题,如不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对策和措施,将不仅危及鄱RI湖本身的安全和长远发展,也将对江丙全省及忪江流域,乃至全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有必要认真研究鄱阳湖区的生态安全问题,井积极寻求生态建没的对策和措施,以实现鄱阳湖区资源、生态、环境与人口、社会、经济的企而、

3、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关键字】鄱阳湖;生态建设;美协调发展;合作【正文】党在十八报告中提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提建设美丽中国,这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又有了一个新的亮点。

4、如何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笔者认力江西必须结合自己的楫情,在此基础上去拓展美丽中国的含义。鄱阳湖是江西的一颗明珠,鄱阳湖生态系统是江西生态系统最重要的一环,它在建设美丽江西占裾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它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建设美丽江西的人局,影响着建设美丽屮国的全局。因此,对鄱阳湖生态系统存在的意义、问题、原因等进行全方位的认识是必要的,其对于针对性的提供可行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一、建设美丽鄱阳湖的意义维护鄱阳湖的湖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和国际意义。(一)生态意义1.保护重

5、要的水资源。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其水资源具有水量多、水质好、流动性强、调节功能大的特征。2.保护生物多样性。鄱阳湖区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它不仅仅是多种生物生息、繁衍后代的场所,珍稀候鸟的迁徙越冬地,也是一个丰富的生物物种的遗传基因资源库。(二)经济意义鄱Pir湖去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商品棉的生产基地,在江西乃至全国农业及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占据重要战略地位。确保鄱阳湖区的生态安全,对于促进该地区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减速企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

6、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三)社会意义建设美丽鄱PH湖,说到底就是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要和平相处。也就是我们在大力发展社会经济,提高湖区人民生活水平,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也要更加注重对自然的保护,对生态系统的修护。只有做到人与自然的统一,才能消除或者减轻自然灾害,从而造福湖区乃至全省广大人民。(叫)世界意义鄱阳湖作为中国最大的淡水湖,其所处的资源、生态、环境条件及其地位和重要意义来看,整个鄱阳湖区具有“世界生命湖泊网、国际重要湿地”的®著特征。作为“地球之肾”,鄱阳湖已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7、。从长远来讲,今后鄱阳湖的国际合作将会进一步增多。二、鄱阳湖区生态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鄱PN湖区临一系列资源、生态、环境、经济等多方面的问题及挑战,己对湖区生态安全构成重大威胁。(一)水土流失水土流失是鄱阳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临的主要问题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是造成鄱阳湖库容锐减、农业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原因。根据鄱阳湖综合科学考察资料表明,目前,鄱阳湖区11个县市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2.61万平方公里,占该区土地总面积的16.50%。(二)土地沙化鄱阳湖区的土地沙化日趋严重。根据江西省气象科学研宂所“

8、鄱阳湖区土地利用现状遥感调查”资料,目前鄱阳湖区土地沙化己达3.33万平方公里以上。土地沙化,己经给湖区人民的生活、生存带来极大威胁。(三)水旱灾害丨.洪涝灾害。由于水土流失,导致泥沙淤积、库容锐减,这是鄱阳湖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鄱阳湖区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要障碍因素之一。2.干旱灾害。鄱阳湖区位于亚热带湿涧季风气候区域,降水的年际差异和季节变化均很大,不仅洪涝灾害频繁出现,干旱灾害也较严重。新中国成立56年来,湖区干早出现频率约为30%〜40%,比历史上提高10〜15个百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