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常识》ppt课件

《说明文常识》ppt课件

ID:27334971

大小:331.31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01

《说明文常识》ppt课件_第1页
《说明文常识》ppt课件_第2页
《说明文常识》ppt课件_第3页
《说明文常识》ppt课件_第4页
《说明文常识》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说明文常识》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说明文常识一、说明文的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事理说明文)的一种文体。二、说明文的分类: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从语言上:生动说明文、平实说明文三、说明方法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列数字、引资料、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等引资料作用格式:使……内容更充实,更有说服力。1、举例子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只从道理上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作用:把比

2、较复杂的事物说得具体明白。格式:具体准确的说明了……2、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作用:有条理地说清楚事物或事理。格式:条理清晰的说明了……3、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作用:把事物说得精确直观。如《故宫博物院》一文中介绍太和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就是典型的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格式:具体准确的说明了……4

3、、作比较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印象。作用:把抽象或陌生的事物或事理变得具体易理解。格式:突出说明了……5、下定义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作用:准确简练概括地说明事物。格式:科学简明的说明了……6、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在说明文中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可以使人们不了解的事物或抽象的

4、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作用: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突出事物的性状特征。格式:生动形象的说明了……7、画图表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图,如产品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被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定统计表,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一目了然。作用:把事物说得精确直观。格式:准确直观的说明了……8、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

5、,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格式:通俗易懂的说明了……9、摹状貌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作用: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道:“这些石刻的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样显得十分生动、活泼。格式:具体形象的说明了……四、说明文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1、时间顺序: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

6、安排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2、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3、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递进关系、主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用、由

7、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等等。层层深入,逻辑条理十分清楚。六、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平实、生动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以生动活泼见长。七、说明文的结构:1.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2.递进式: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性状到用途、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

8、主要到次要、从具体到概括等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