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效果探讨

应用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效果探讨

ID:27342896

大小:78.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2

应用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效果探讨_第1页
应用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效果探讨_第2页
应用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效果探讨_第3页
应用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效果探讨_第4页
资源描述:

《应用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效果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应用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效果探讨杨琳山丙省临汾市第四人民医院肾病内科山丙临汾041000【摘要】目的探讨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骨化三醇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96.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6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3.1%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袞竭肾性

2、骨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关键词】骨化三醇;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69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5315(2015)12—0338—02近年来,慢性肾功能袞竭的发病率较高,肾性骨病是慢性肾功能袞竭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是因为患者体内的钙、磷及维生素D的新陈代谢功能出现障碍,不能正常的进行或者代谢紊乱,使得患者体内的酸碱平衡木破坏而形成的疾病[1].常见的临床表现有骨痛、骨折、骨骼畸形和骨质松散等,不仅给患者和家庭带来痛苦和经济负担,还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所

3、采用的药物是骨化三醇,为了研究骨化三醇的治疗疗效,对我院的12(5例慢性肾功能袞竭肾性骨病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骨化三醇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详情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0月一2014年10月间收治的126例慢性肾功能袞竭肾性骨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观察组63例患者,男性36例,女性27例,年龄21岁一68岁,平均年龄为(45.3±2.4)岁,病程为6个月一40个月,平均病程为(45.3±2.4);对照组63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5例,年龄20岁一70岁,平均年龄

4、为(46.2±1.3)岁,病程为7个月一45个月,平均病程为(46.1±1.7).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具有可比性.1.1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具体方法是通过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和补钙等常规治疗,血液透析一周三次,补钙是患者进行碳酸钙胶囊U服,药量为一天一次,每次0.5g,持续治疗吋间为90天;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骨化三醇进行治疗,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和U服碳酸钙胶囊,同时根据患者的血清钙剂血磷情况对进行服用0.25微克一0.5微克的骨化三醇,每天一次.两组患者均治疗90天,90天后,观察比较两组

5、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症的发生情况.1.2疗效判定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判定分为显效、有效、无效3个阶段.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冇效率;同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血清钙、尿素氮、血磷、肌酐及碱性磷酸酶在治疗后及组间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症的发生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l00%,不良反应率=不良反应症例数/总例数×l00%.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8.0软件对本次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为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

6、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6%,两组对比明显,采用5?5518.0软件对治疗总有效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x2=11.65(0.01

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