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iabp护理

1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iabp护理

ID:27349025

大小:69.5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2

1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iabp护理_第1页
1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iabp护理_第2页
1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iabp护理_第3页
1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iabp护理_第4页
1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iabp护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1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iabp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1例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应用IABP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balloonpumping,IABP)辅助治疗的效果及护理经验,探索更优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11例,均行直接PCI术,术前及术后因低血压,反复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无效后使用IABP辅助治疗病人的病历资料。均在熟练掌握IABP原理的基础上对每一例患者进行基础护理,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导管相关护理,观察患者尿量,防治并发症同时结合心理护理。结果除1例患者出现下肢动

2、脉血栓外,1例达到脱机指征,但拔除反搏球嚢导管后病情恶化死亡,其余均未出现并发症,均顺利脱机并存活。结论IABP的有效实施与护理质量有着较强的相关性,术中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是确保IABP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关键词】支架置入术;主动脉球囊反搏;护理心源性休克是急性心梗严重并发症之一,病情极其危重,死亡率较高,对于此类病人,及时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可迅速重建血运,最大程度挽救尚存活心肌,改善患者心功能;但由于血流动力学障碍的存在,手术风险大,死亡率高。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是通过置入主动脉内的球囊规律充放气体使心脏后负荷下降,减少心脏射血阻力并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状动脉灌注,从而

3、纠正心肌缺血与心肌氧供/氧需二者的失衡状态,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有确切疗效,我院2009年1月一一2012年12月应用IABP辅助治疗AMI行PCI术患者11例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1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11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50到88岁,平均年龄69岁。其中4例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3例为下壁心肌梗死,2例前侧壁心肌梗死,2例前壁加高侧壁心肌梗死。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源性休克,11例患者中6例既往有糖尿病史,7例有高血压病史。1.2方法根据病情急缓,血流动力学情况选择在造影术前及术后在导管室行IA

4、BP置入术,IABP置入途径均为股动脉,术后继续使用IABP,选择合适辅助模式维持血压稳定,同时积极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纠正心衰等治疗,球囊导管入置时间24h-168h,持续生命体征监测。2结果11例患者行IABP治疗平均天数2-7d,9例按照脱机指征拔除反搏球囊导管以后存活,1例出现下肢动脉血栓,1例迗到脱机指征,但拔除反搏球囊导管后病情恶化死亡。3护理方法3.1监测生命体征进行有创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心电和呼吸监测,根据压力波形调整球囊充盈与排空的时间,使反搏压维持高于病人血压(54.8±9.7/32.3±6.7)10-20mmHg[l],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节律、ST段

5、改变及QRS波形的变化,出现变化查找原因并及时处理。正常辅助时的反搏频率为1:1,在心率太快时0150次/rain),应尝试减慢心率,以保证更佳的IABP反搏效果。若调节心率无效,应改为压力触发模式或调整IABP充气和发气时相[2],理想的心率为80-100次/min,心率过快时(〉150次/min),为避免球囊反搏与心率不能同步,可将反搏频率减至1:2。每八小时行12导联心电图检查,并与术前心电对比综合分析,及时发现新出现的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同时观察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3.2监测出入量及心脏功能的改善情况准确记录24h出入量,留置尿管在位,并保持通畅,定期测定肾功能及电解质

6、的变化。术后予留置尿管,观察并记录每小时尿量,尿量应〉30ml/h,定时测中心静脉压,保持在6cm_12cmH20内,防止低容量性低心排,并观察外周循环情况,同时注意电解质平衡,以防低钾血症,保持血清钾在4.Ommol/L-4.5mmol/L,注意补充镁、钱[3]。本组患者2例患者心脏EF值均在30%,术后出现了尿量少,且不能平卧症状,予以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心功能均有改善。3.3绝对卧床的特殊护理这类患者需要绝对卧床,故其护理方法有别于普通患者。首先,应训练病人床上排便,由于体位限制,特别是老年人居多,胃肠蠕动减慢,排便用力不当可增加心脏负担,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因此,

7、应保持大便通畅。大便不通畅可用开塞露或给适量的蕃泻叶泡茶饮。其次,可采用针对绝对卧床患者的舒适护理,术后24h内在令窝处垫一质地柔软、富有弹性的软枕,高度8cm-10cm,双侧前臂下垫一约5cm的软枕,同时辅以按摩。24h后根据病人的病情调整体位,迗到舒适体位,并且随时调整。平卧位时同前所述;侧卧位时胸腹前垫一与体宽相近的软枕,前臂下放一约6cm软枕,两腿之间夹放一薄软枕;高坡卧位时,头肩部抬高15°-20°,或者将病床摇至20°-30°,令窝下放置10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