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术的应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术的应

ID:27360784

大小:700.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2-01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术的应_第1页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术的应_第2页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术的应_第3页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术的应_第4页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术的应_第5页
资源描述: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术的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术的应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李学文2010年9月4日从第一台植入性起搏器起,右室心尖部(RVA)作为心室起搏部位一直延续至今天。右室心尖部丰富的肌小梁便于固定电极、获得稳定有效起搏并减少术后电极脱位的并发症。RVA结构上特点使之成为一早期电极植入的首选部位。心尖部起搏RVA起搏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造成不利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研究显示长期RVA起搏会导致心肌组织学的改变、心肌内儿茶酚胺含量增加、室间隔非对称性增生、左室壁局灶性变薄和心肌血流灌注减少。临床试验证实无论是心功能正常还是心功能降低的患者,长期RVA起搏都会影响心功能。心尖部起

2、搏右室起搏部位的选择国内外不断研究寻找更合理的右室起搏部位,提出了室间隔起搏更有利于保持正常的电激动顺序,使舒缩协调有序,血流动力学得到改善,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室间隔起搏右心室间隔部处在心脏解剖学正常生理激动顺序的途径上,在此部位的起搏可以使激动迅速传导至左、右束支,而后沿束支传导扩步至浦肯野纤维致心脏除极,使得心室激动的效果更为接近正常房室传导的激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右室流出道又称为动脉圆锥或漏斗部,位于右心室前上方,内壁无肉柱较为光滑,其上端借肺动脉口与肺动脉干相连通,靠近房室结水平,在此部位起搏因为起搏点在两心室之间,且与希浦系统靠近,刺激引起心室

3、除极与复极的同步性较强;有利于左右心室电机械活动的同步性,达到接近正常的生理性激动和时间模式。高位间隔右心室高位间隔部的解剖部位是三尖瓣瓣环下方隔瓣与前瓣交界处,其后下方为膜部室间隔,该处靠近希氏束。螺旋电极导线可以较好的固定在膜部室间隔的右前上方而不损伤瓣叶、腱索和乳头肌。由于该处与His束相邻近,起搏可以基本保证左右心室之间同步的电激动传导顺序和收缩的同步。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在心脏解剖上以圆锥乳头肌为界限,瓣叶侧为右心室流入道,另一侧为右心室流出道。右室流入道间隔部的解剖部位是右心室流入道三尖瓣瓣环下方,隔瓣与前瓣的交界处,圆锥乳头肌的瓣叶侧心内膜部位

4、,其后下方为膜部室间隔。右心室前、后和内侧乳头肌与三尖瓣连接在流入道部位形成许多交错排列的肌小梁。固定部位不受肌小梁的限制,可以任意选择较满意的起搏部位更适用于冠心病合并心肌纤维化以及扩张性心肌病肌小梁萎缩心脏扩大翼状电极导线固定比较困难的患者不易脱位容易拔除主动固定电极导线用于间隔部起搏主动固定电极的优点影像学定位及操作心电图定位QRS间期IavLIIIIIavF心尖与间隔起搏QRS间期相近时心尖部?间隔部?心室间隔部哪个位置更有优势?临床试验表明间隔部起搏更有利于保持正常的电激动顺序,使舒缩协调有序,血流动力学得到改善,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但对于右室流

5、出道间隔、右室流入道间隔、高位间隔、低位间隔部起搏哪个部位起搏更有优势目前尚无定论。高位间隔?心尖部起搏间隔部起搏示例患者女68岁Ⅲ度AVB右房靠近间隔部 右室流出道间隔部示例示例患者,女,68岁,Ⅲ度AVB,右房靠近间隔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ThanksThanksThanksThanksThanksThanksThanksThanksThanksThanksThanksThanksThanks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