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

ID:34659826

大小:227.01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8

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_第1页
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_第2页
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_第3页
资源描述:

《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年1月5日第33卷第1期ChinJPostgradMed,January52010,Vo1.33,No.1·27·性高血压(77.3%比26.8%)、糖尿病(34.1%比4.9%)、高脂血症(43.2%比7.3%)、冠心病家族史(43.2%比7.3%)及冠参考文献心病危险因素家族史(52.3%比1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1]张波,周旭晨.性激素对女性冠心病的影响.医师进修杂志,义(P<0.O1oNikkila等[41、Assmann和Schuhe道高三酰甘2004,27(10A):8

2、.10.油血症是这一人群女性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中总胆【2JDeS,SearlesG,HaddadH.Theprevalenceofcardiacriskfacto~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提示高胆固醇、高三inwomen45yearsofageoryoungerundergoingan~ogaphyfor酰甘油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国内研究亦证实血脂异常会显evaluationofundiagnosedchestpain.CanJCardiol,2002,18(9):945—948.著增加患冠心病

3、的风险[61,对临床出现血脂代谢异常的年轻13JGurevitzO,JonasM,BoykoV,eta1.Clinicalprofileandlong-term女性应给予积极治疗。糖尿病是年轻女性患冠心病的高危因prognosisofwomen

4、高。国内外研究(7):806—809.报道,冠心病家族史及冠心病危险因素家族史是冠心病主要[4]NikkilaM,KoivulaT,NiemelaK,eta1.Highdensitylipoprotein危险因素17-8]。cholesterolandtriglyceridesa8marker8ofangiographieallyassessed本研究中,冠心病组中单支病变22例,占50.O%,单支coronaryarterydisease.BrHeartJ,1990,63(2):78—81.病变以累及左前降支为

5、主,占单支病变的77.3%。冠心病组[5]AssmannG,SchuheH.Relationofhigh—densitylipoprotein中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病变26例,占59.1%,表明本研究患cholesterolandtriglycefidestoincidenceofathemselerotieartery者以单支病变多见,前降支是主要受累血管。本研究中,冠心disease.AmJCardiol,1992。70(7):733.737.病组29.5%的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比[6]蔡建华

6、,苏唏,万海燕,等.45岁以下胸痛女性冠心病特点分例高达88.6%,表明该组患者的风险性比较高。冠状动脉造析.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7,16(4):356—358.影显示病变类型以局限性和节段性病变为主,弥漫性病变并[7]郭盛,方胜先,彭文君,等.50岁以下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分不多见,未见重度以上钙化,可能与患者年龄较轻、病程较短析.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3(8):610.612.及雌激素保护有关。[8]FfiedlanderY,ArbogastP。SchwartzSM,eta1.Familyh

7、istoryasariskfactorforearlyonsetmyocardialinfarctioninyoungwomen.本研究结果表明,50岁以下女性冠心病患者一般并存Atherosclerosis,2001,156(1):201—207.较多的危险因素,最常见的是原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收稿日期:2009—07-05)尿病,常有冠心病家族史及冠心病危险因素家族史。因此,临(本文编辑:贾安)床医生应高度重视,对这类人群应尽早干预。右心室流人道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邹宝明王景武徐敏孙克禄王黎【摘要】

8、目的探讨右心室流人道间隔部(RVIS)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患者按心室电极固定部位不同分为RVIS组(33例)和右心室心尖部(RVA)组(3l例),观察两组起搏器置人术后24h、3个月、12个月时的Ⅱ导联QRS波时限、起搏参数(起搏电压域值、电极阻抗)及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起搏参数研究期间均稳定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起搏器置入术后24h、3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