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德育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ID:27366062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2

德育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_第1页
德育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_第2页
德育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_第3页
德育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_第4页
德育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_第5页
资源描述:

《德育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德育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让学生从小事中悟出人生大道理,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关键词:德育;课堂教学;渗透  Abstract:Thepersonalcharacterandthesocialcurriculumaretakethestudentsociallifeasfoundations,letsthestudentbeeaajorprinciplefromtheminormatter,promotesthestudentgoodpersonalcharacterformation

2、.  Keyoraleducation;classroominstruction;seepage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中高年级开设的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1在生活中感悟  在《我们自己作主》课堂上,我抓住班干部选举这个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到:自己是这个班集体中的一员,自己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也有责任和义务选好班干部。教学的过程中,一个问题的讨论,让我感怀。  问题是:如果现在我们重新选举班干部,你会选谁?并说明理由。同学们讨论热烈,有赞成选学习好的,有同意选人缘好的,有选跟自己关系好的,有选

3、号召力强的等等。这些都是意料中的回答。但在讨论发言中,有学生提出了一个令我都感动的建议,就是要选平时在班集体中不太守纪律的同学当班干部。我请他说出理由。他的理由既有理也有据:不太守纪律的同学并不是喜欢影响班集体,而是约束自己的能力较其他同学弱,如果我们让他们在班级活动中管理别人,多让他们尝试管理别人的乐处和难处,他们就能在管理中体会到,一个人不要别人管是多好啊,班集体的荣誉是要靠大家来争取和保持的,一个人可以影响到班集体荣誉,可以影响到班上每一个同学的情绪,可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甚至可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尊严。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要符合纪律要

4、求。还有的学生说,这几个不太守纪律的同学,也有很多优点,只要他们改正了缺点,我们班的纪律就更好了。  从学生的讨论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班上不守纪律同学的宽容和鼓励,看到了他们对自己同伴的爱护和信任;看到了他们热爱班集体、关心班集体的优良品质;看到了他们对人对事的公平和公正的美好心灵;看到了我们教育意义所在。  2在生活中学习生活,学习道德  教学中,我们不要去传授那些与实际生活相脱节的知识和经验,不要把学习只看成是掌握某些书本知识和语言符号。这样的课程学习达不到本课程所要实现的目标,只有通过学习者自身的生活经验才能学习生活和道德。  在课堂上,笔

5、者的做法是:①努力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②通过观察、调查、了解等活动和互相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③模拟某种生活情景,如扮演、编故事等,在这种“准生活”模拟中学习。  在讨论“我们选谁来当班干部”这一话题时,学生的发言是多元化的。这是源于学生已有的经验不同,他们的生活经历不同,他们原来的班级干部选举的方式方法不同,他们对事物的看法不同。所以,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效果就不同,选择班干部的标准就明显不同了。因此,我们在讨论中,要给学生  以正确的引导,选举班干部一定要从班级的需要出发,从同学们的需要出发,从有利于班级的进步和发

6、展出发,从培养同学们的能力出发。总之,必须有利于班集体和每一个学生。选举的目的和目标明确后,学生在选举中,就能够用心去发现同学身上的美,去关心班级的建设和发展,去分享班级的荣誉和进步,分享同学的幸福和快乐。这样的活动来源于学生生活,来源于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源于学生的需要,又为学生实际生活服务。所以,我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对社会有意和有用的习惯,学习生活道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教育就是让学生享受一种快乐生活  《品德与生活》这门课程是从生活出发,是为了生活,首先就要让学生过好他们的教育生活、课程生活。我们要让学生学习过

7、一种健康、安全、积极愉快、有爱心有责任心、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那么我们的课程生活首先就应当是这样的。正是出于这样的观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所倡导的课程文化是一种儿童文化,它应当充满“童趣”和“童乐”,我们所建构的课程生活是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使学生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并从这种生活中得到身体的、精神的满足,快乐喜悦的享受。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注重:  (1)从感性活动中得到快乐和喜悦。在课程中的感性活动包括:游戏、扮演、各种竞赛等等,在这种种感性活动中学生们的身体、各种感官、各种心理因素都处于积极活动的状态之中,它满足

8、了学生好动的天性。  (2)从主动作业中获得快乐和喜悦。新课程、新教材有许多要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考、去辨析,并且由他们自己作出表达等等的主动作业,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