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ID:27369998

大小:58.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2

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_第1页
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_第2页
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_第3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苏国超福建省永安市丙门下渡小学366000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历史赋予学校教育的光荣使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在教学中探索尝试了以下一些做法:一、培养创新意识在于“趣”兴趣是思维的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便会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教学时,应根据学科的特点和儿童心理特征,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新奇多变与生动有趣的教学技巧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以此为动力,使他们自始至终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培养创新意识的动力。例如,在教

2、学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二单元“数地毯上的面积”时,教师釆用了编故事激疑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师说:唐僧师徒一行赴丙天取经,路上见一地毯(如课木图)。唐僧说:“悟空、沙僧、八戒,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算出地毯上的面积。”话音刚落,猪八戒便大声嚷开了:“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沙僧说:“可以把地毯平均分成四份,算出一份是多少后,就可以求出地毯上的面积。”悟空则说:“我把地毯上的图形看成十二个正方形,而其中有八个正方形,正好少一个小正方形,把中间的八个正方形补上,正好成为十二个完整的正方形,这就容易算出地毯上的面积了。”请同学们想一想,他们三位说得对叼?谁的方法更简便?这样一个有趣味的情节,使学

3、生兴趣盎然,为新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培养创新意识在于“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开始,有疑问才会去探索,学生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敢提问题、会提问题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要敢于生疑,用自己的脑子去反思。同时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改变以往被动学习的局面,多给学生提供动脑想和动手做的条件,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来探求真知,达到在质疑解惑中求创新之目的。例如,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吋,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破除了旧的模式,这样设计教学:①教师揭示课题《梯形的面积》,然后问学生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想提出哪些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②引导

4、探索、释疑,让学生动手用“割”、“补”、“拼”的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③小组讨论,好中选优。让学生大胆实践,在实践操作中深入思考,探索出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多种方法。通过以上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让学生体会到了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新问题的喜悦之情,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三、培养创新意识在于“异”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鼓励求异,让学生在求异中创新至关重要。教学中,应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用不同知识去剖析数量关系,纵横沟通,择优创新。例如,教学“某工厂原计划30天生产农具1200件,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25%,实际

5、几天完成?”吋,学生通常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列式为:1200÷[1200÷30×(1+25%)]=24(天)教师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途径进行思考,试一试寻找简捷的算法。有的学生冲破解题的“常规”,大胆地运用解工程问题的思考方法,把工作总量看作“1”,甩开1200这个实际数量,列式为:l÷[×(1+25%)]=24(天)有的学生把原计划工程效率看作单位“1”,列式为:l×30÷(1+25%)=24(天)也有的学生得出,实际工作效率:原计划工作效率=(1+25%):1,即5:4,也就是实际生产的吋间是

6、原计划的,因此列式为:30×=24(天),这可谓最佳方法。从不同角度找出不同的算法,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联系,通过求异训练,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四、培养创新意识在于“评”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4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A)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评价理念,发扬民主,开展激励性评价,积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吋地不断地对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充分保持探究创新的热情。评价不仅要重视终结性评价,更要

7、注重过程性评价。由教师的单一评价转向多样化评价,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反馈激励功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探宄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的成功感。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营造合适的土壤。综上所述,我深深体会到,小学生的积极性往往是以兴趣为转移的,教师只冇善于多方面的激趣,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质疑、求异、创新,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教学活动中去,才能奋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