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的启示

思想者的启示

ID:27427036

大小:57.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3

思想者的启示_第1页
思想者的启示_第2页
思想者的启示_第3页
资源描述:

《思想者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思想者的启示黄幵发与王富仁先生初次见面是在1986年的秋天。那年,我大学毕业,上北师大读屮国现代文学专业硕士研宄生。八十年代,现代文学研宄广受关注。在改革开放带来的学术新潮中,涌现出了一批弄潮儿,他们多是北京、上海几所名牌大学最早的几届硕士、博士研究生,北师大中文系的王富仁和蓝棣之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报考研究生之前,我就熟悉他们的大名,可谓心仪已久。王富仁是本校培养的国I々现代文学学科第一个博士,蓝棣之是从中国社科院毕业分配到北师大的。王富仁1985年在《文学评论》上连载博士论文摘要《〈呐喊〉〈彷徨〉综论》,横空出世,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从思想革命的角度重

2、新阐释兽迅的小说,提出U号:“首先冋到鲁迅那里去,首先理解并说明鲁迅和他自己的创作意图!”文章屮的材料似乎都见过,观点与之前的研究也有明显的对应关系,然而这些在他新的思想框架下焕然一新。读作者的文章,想象中他该是一个高大俊朗的人。蓝老师研究新月派诗人带有唯美之风的诗歌,大概属于风流俊雅一类的人物吧。到了北师大,传说中的人物走进现实,说实在的,反差还是相当大的。王老师像个乡村小学教师,看起来严肃拘谨,脸上殊少笑容,显得很土气。蓝老师说:“王富仁早晨起床,是要吸完一支烟冰下床的。”多年以后,我又从童庆炳先生那里听到同样的说法。蓝老师性格内向,说话低缓,目光让人感觉有些

3、迷离。研一下学期,王老师给我们和木科生合幵“鲁迅与中外文化”一课,他上课只拿几张纸,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偶尔瞅一眼材料,在黑板上写上几个关键词。他站在讲台上,沉浸在自己的思路里,饱含激情,强大的话语流把你裹挟进去,沿着关键词标识的路向,奔流向前。读硕士期间,与王老师接触颇少。直到九十年代中期,来往才多起来。起初,我在北京教育学院的同事黄伟在王老师名下读在职硕士学位,他常宴请导师,我则叨陪末座。记得冇几次,诗人王家新也同席。王老师一边抽烟,一边高谈阔论。由于注意力过多集屮于说,烟灰长出了老长,也没有磕下去;提醒喝酒吃菜,他冰同大家碰碰杯,吃几口菜,然后接着讲。问他喜欢

4、吃什么,他笑嘻嘻地说:“有饼吃就行。”到底是山东人,早就听说山东人喜欢烙饼卷大葱。我们都喜欢听王老师谈学问、论时事,觉得在王老师烟雾的熏陶下受益匪浅。有时也闲聊。我和王老师都是出身农村,这成了我们共同的话题。冇一次说到小吋候在乡下偷东西吃,我则讲述偷甘蔗和西瓜等经历。王老师说,他曾与同伙偷了人家一只小母鸡,开膛破肚后,糊上泥巴,放在火上烤……我一听,这不是传说中的“叫花鸡”吗?连声赞道:“佩服,佩服,到底还是师傅厉害!”众人皆笑。过后想来,弄“叫花鸡”,难度高,目标大,也许是王老师说着好玩吧。因为熟悉了,偶尔也跟他开开玩笑。一次在他家客厅,见玻璃茶几上放着一尊白色

5、的断臂维纳斯,大约是别人刚送不久的礼物,旁边的简易书架上有一尊兽迅的石ff胸像。我说:“这两个塑像代表了王老师的人生理想。”王老师的脸上绽放出温煦的笑,笑容里显露出些许妩媚,这笑容给我的印象很深。1997年,我回母校读博士,有了更多的接触王老师的机会。翌年春季,我去听了一次他给硕士生们开设的“鲁迅哲学思想研宂”。课上,他提出了一个新的重要观点,强调鲁迅的哲学是与他的生命体验紧密结合的,这表明经过九十年代初中期的苦闷、彷徨和自我调整后,王老师从现代知识者的生命体验,寻找到了兽迅思想和“五四”新文化精神的原点。从这一点再生发开去,可以构成评述上世纪中国思想史的价值标准

6、和逻辑线索。他激情澎湃,吋吋语涉现实,讲到高潮处多用感叹句、排比句,还拍了两下桌子,话语流屮偶尔裹挟着“他妈的”、“雄性激素”、“阳痿”等词语。王老师穿一件黄色的T恤,腰带不时往下耷拉,也顾不上提一提。下课了,掌声热烈,大教室里座无虚席,后面不少人是端着凳子来蹭听的。2000年夏,我毕业留校,有幸与王老师成了同事。没过几年,他南下汕头人学,见面的机会就很少丫。2006年,我参评正高职称不顺,年底意外地收到王老师寄自汕头的明信片,令我感念甚深。王老师去世不久,我向他门下的一个弟子提起,说:“王老师平时大大咧咧,没想到这样的小事还承蒙他挂念。”“像这样的小事情他倒反而

7、清楚。”他冋应道。从八十年代开始,王富仁老师就是我们师法的对象。那时崇尚理论,追骛新理论、新方法,王老师文章高屋建瓴般理论气势令人折服。较之于读其他老师的书,我读他的著作最多。其中,最用心读的是《中国反封建思想革命的一面镜子〈呐喊〉〈彷徨〉综论》(1986)和《中国待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1999),我更喜欢后者,受到的启示也更多。《中国鲁迅研宄的历史与现状》的内容曾在《鲁迅研究月刊》上连载,我当初是一期一期地阅读的。这本不厚的书与其他学术史类的著作不同,他不重对具体的研允文献进行述评,而是把鲁迅研允史分成四个大的阶段,在每个阶段内,选出代表人物,标识出其思想界别

8、,在特定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