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施工组织设计探讨修改稿(05-2-16)

客运专线施工组织设计探讨修改稿(05-2-16)

ID:27427802

大小:498.50 KB

页数:119页

时间:2018-12-02

客运专线施工组织设计探讨修改稿(05-2-16)_第1页
客运专线施工组织设计探讨修改稿(05-2-16)_第2页
客运专线施工组织设计探讨修改稿(05-2-16)_第3页
客运专线施工组织设计探讨修改稿(05-2-16)_第4页
客运专线施工组织设计探讨修改稿(05-2-16)_第5页
资源描述:

《客运专线施工组织设计探讨修改稿(05-2-16)》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客运专线 施工组织探讨二00五年二月目录客运专线铁路概述工程特点与难点指导原则与方法建设工期主要施工方法与措施施工准备与大型设施及装备施工质量管理一、客运专线铁路概述(一)客运专线铁路界定的标准高速列车的运行速度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指标,是铁路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誌。60年代,日本把新干线速度目标值定为200km/h及以上。一、客运专线铁路概述(一)客运专线铁路界定的标准欧洲铁路联盟于1996年9月发布的互通运营指导文件(96/0048/EC)对高速铁路的行车速度有了更确切的规定--新建铁路运行速度达到或超过250km/h;既有线通过改造使

2、基础设施适应速度200km/h;线路能够适应高速,在某些地形困难、山区或城市环境下,速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一、客运专线铁路概述(一)客运专线铁路界定的标准我国尚没有明确的高速铁路界定标准,但业内普遍认同欧洲铁路联盟于1996年9月发布的互通运营指导文件(96/0048/EC)对高速铁路的界定标准。新建客运专线铁路的速度目标值在200km/h及以上。一、客运专线铁路概述(二)四个方面的主要技术特征1.轮轨方面:持久高平顺性的轨道,轻量化、高走行稳定性的列车;2.弓网方面:大张力的接触网,高性能的受电弓;3.空气动力方面:流线形、

3、密封的列车,较大的线间距和隧道断面;4.牵引与制动方面:大功率的交-直-交列车和大容量的牵引供电设施,大能力的盘形、再生、涡流列车制动系统和车载信号为主的列控模式。一、客运专线铁路概述(三)客运专线建运管理模式各国因国情不同而异。大致有四种类型:1、新建高速铁路双线,专门用于旅客快速运输,如日本新干线和法国高速铁路,均为客运专线,白天行车,夜间维修;2、新建高速铁路双线,实行客货共线运行,如意大利罗马—佛罗伦萨高速铁路,客运速度250km/h,货运速度120km/h;一、客运专线铁路概述(三)客运专线建运管理模式3、部分新建高速线与部

4、分既有线混合运行,如德国柏林—汉诺威线,承担着客运和货运任务;4、在既有线上使用摆式列车运行,这在欧洲国家多见,在美国“东北走廊”摆式列车速度为240km/h。一、客运专线铁路概述(三)客运专线建运管理模式我国客运专线铁路可为两类:1、新建300km/h及以上行车速度的双线高速铁路,专门用于旅客快速运输。近期的运输组织模式采用本线旅客列车和跨线旅客列车混合运行的模式。2、新建行车速度250km/h旅客列车与120km/h货物列车混合运行的模式。二、工程特点与难点本部分以新的建设理念为切入点,抓住客运专线最主要的四个基本技术体系(轮轨、

5、弓网、空气动力特性、牵引和制动),从建设、运营、维修全过程;从安全性、舒适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可施工性等角度对路、桥、隧、轨道工程的特点和难点做一些分析。二、工程特点与难点总述: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桥梁、轨道等的建设标准和技术要求比一般铁路高得多。根本原因是由于客运专线铁路必须保证高速轨道具有持久稳定的高平顺性。二、工程特点与难点总体要求:1、路基设计和施工必须满足路基的工后沉降和不均匀沉降小,在动力作用下的变形小、稳定性高等要求;2、桥梁的动挠度等变形必须满足高平顺性的要求;3、道床必须选用硬质、耐磨的道碴,并在铺枕前整平压实。严格控

6、制轨道的初始不平顺;4、强调各结构物组合后的平顺性和稳定性,保证列车良好受流。二、工程特点与难点(一)路基1、设计理念新为保证轨道具有持久的平顺性,路基结构设计首次采用了变形与强度结合控制的原则。目的为轨道提供一个强度高、刚度大且纵向变化均匀、长久稳定、顶面平顺的弹性基础。二、工程特点与难点(一)路基2、结构标准高路基基床由表层和底层组成,表层厚度应为0.7m,底层厚度应为2.3m,总厚度为3.0m。其中:基床表层由5~10cm厚的沥青混凝土防水层和65~60cm厚的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组成;基床底层填筑A、B组填料。路基与桥台及横向

7、结构物间均设置过渡段(刚度过渡、沉降过渡),以满足轨道平顺性要求。二、工程特点与难点(一)路基3、工后沉降和沉降率需严格控制规定路基工后沉降(含软土路基)不大于5厘米,年沉降率不大于2厘米;过渡段,工后沉降不大于3厘米。对沉降控制较困难的软土及松软土地质地段的路基均采取了地基加固措施。二、工程特点与难点(一)路基4、填料标准高,路基结构所使用的材料质量必须先期选择和确定基床表层所采用的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等材料,基床底层采用的A、B组填料均有严格的材质、粒径和级配要求。为保证达到设计标准,设级配碎石拌合站或填料改良场,对填料进行集中拌

8、合或改良。二、工程特点与难点(一)路基5、路堤施工的工期长根据国外及国内秦沈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昆山试验段的施工经验,良好地基的有碴轨道路堤填筑后一般放置1个月以上,地基不良地段路堤放置6个月以上;黏土地基上的路堤支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