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基础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基础

ID:27428219

大小:1.13 MB

页数:81页

时间:2018-12-01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基础_第1页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基础_第2页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基础_第3页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基础_第4页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基础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基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第三章轨道交通系统规划与设计基础了解:规划的意义和目标,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规划设计原则与相关规范。理解:规划设计过程与层次。掌握: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理念,规划与设计系统分析方法。第三章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的意义和目标3.1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的意义和目标3.2我国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3.3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理念3.4规划与设计的系统分析方法3.5轨道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过程与层次3.6轨道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原则与相关规范3.1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的意义和目标3.1.1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的意义1.科学

2、制定城市经济发展计划的需要2.制订城市各项设施建设计划的需要3.控制轨道交通建设用地、降低工程造价的需要4.轨道交通工程立项建设的依据3.1.2轨道交通系统规划的目标1.协调好交通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关系2.实现城市土地规划发展目标3.实现交通战略目标1.与城市总体规划联系不够紧密2.对客流预测中的不确定性考虑不够3.规划方案没有充分重视用地控制规划,使规划方案缺乏可操作性4.网络规划缺乏层次性,难以体现发展重点5.车站交通功能定位模糊,对交通枢纽认识较浅3.2我国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存在的问题不利的后果1)缺乏交通需求和交通供给之间的动态

3、平衡关系研究,表现在或者规模失控,或者促使城市土地畸形发展,或者部分线路客流效益得不到保证。2)缺乏投入和效益的宏观分析,不能制定合理工程进度和投资强度制约下的修建计划,造成政府决策的盲目性,影响线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不利的后果3)线路走向因缺乏论证而不稳定,影响线网整体的合理布局。4)没有预留适度的工程条件,为后续工程建设增加了难度,轻则投资加大,重则工程无法实施。这种情况集中表现在相交线路的换乘站建设之中。不利的后果5)没有预留轨道交通工程用地条件,主要是正线区间和车站用地、车场用地及联络线用地,造成功能合理的线路位置往往没有建

4、设条件。3.3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理论与理念3.3.1基本理论1.影响因素分析2.规划范围3.轨道交通系统的区域性4.规划研究方法5.设计方法1.影响因素分析1)城市(1)城市自然地理条件(2)城市规模、性质(3)城市人口(4)城市发展潜力和发展趋势(5)城市经济(6)城市土地利用规模(7)城市交通状况1.影响因素分析2)轨道交通系统特性(1)系统的形式(2)运行方式(3)技术水平2.规划范围我国在进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时,特别是一些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的规划范围应该是全市域,甚至是覆盖整个城市群。轨道交通覆盖范围的扩大必然需要相应的

5、市域内的或者城市群内的长距离快速轨道交通线路,在法国巴黎都市圈,大容量放射状的区域快线(ERE)把城市中心区域距离50~60km的远郊卫星城镇紧密联系起来。日本东京都市圈半径已经达到65km。3.轨道交通系统的区域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历史表明,城市发展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轨道交通类型,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适合于不同城市不同区域的发展。3.轨道交通系统的区域性在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要以城市发展的具体阶段和发展需求为依据,合理选择适合城市要求的轨道交通系统,根据城市不同的发展区域,如中心区、建成区、郊区等,结合范围对象的多样化需求,确定轨道

6、交通的范围区域,选择相应的轨道交通类型。4.规划研究方法1)城市交通发展前景判断首先,把握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思想,确定远景城市人口用地布局。其次,把握城市交通发展战略,预计远景年公交出行比重与总量。4.规划研究方法2)客运主流向分析3)确定评价指标系统功能轨道运营状况分地带客运周转量统计分地带客运量统计平均乘距客运周转量占全公交的比重客运量占全公交的比重乘车直达性平均乘车时耗轨道在全市交通中的地位轨道交通服务水平网络结构网络规模分功能的线路条数统计分地带的线路长度统计分地带车站统计分规模和功能的换乘枢纽统计分地带的线网密度统计轨道交

7、通网络水平分期建设轨道运营状况分地带客运周转量统计分地带客运量统计线路建设长度人•km/km人次/km元/人•km轨道建设情况轨道交通网络客运强度投资效果社会贡献减轻道路交通压力地面公交承担客运周转量的下降(分地带统计)取决于车站密度(分规模分地带统计)城市地价增值5.设计方法1)做好客流预测2)做好沿线周边环境调查3)确定合理的车站形式和埋深首先,与各管线业主单位的配合和协调。其次,建设与运营应密切结合起来。最后,充分研究施工方法也十分重要。1.概念规划2.轨道交通对城市格局的引导作用(TOD)3.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性4.兼顾交

8、通疏堵的发展引导5.规划的滚动性6.线路功能分级和服务一体化3.3.2规划的理念1.概念规划概念性规划以城市的性质、基本职能、发展方向和城市体系等重大问题为研究内容。它对未来一定时段内可能进行的开发建设进行宏观的原则性指导,是城市未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