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一条流动的河

教学是一条流动的河

ID:27485262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4

教学是一条流动的河_第1页
教学是一条流动的河_第2页
教学是一条流动的河_第3页
教学是一条流动的河_第4页
教学是一条流动的河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学是一条流动的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学是一条流动的河课程改革的施行,网络教育的发展,给教育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也深深地影响着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呼唤教育理念的更新,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堂观。下面,我就语文课堂教学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传统的课堂是几乎与教室等同,教师只管自己的教,只管完成自己讲的任务,而不重视学生的自立学习,只重视结果,而不重视过程。而现代课堂应是“具有开放性、整体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它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课堂是教与学的统一体。现代课堂,应既重教师的教,更重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为学

2、生的学服务的。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传统的课堂上老师在“台”上,而学生在“台”下,师生界线森严。而创造力的发展需要民主平等的和谐氛围。教师应敢于走下讲台,学生也应敢于走上讲台。变学生“听”为学生“问”,变森严的师生关系为平等的教学合作关系,从而形成教学互动、和谐平衡的新型课堂。2、课堂是师生的对话场。教学过程是师生多向对话的过程。对话是平等的、多样的、多向的交流。课堂不应是“一言堂”,也不应只有“单一”的所谓正确的声音,而应鼓励学生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建立“对话”式的课堂,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需要

3、,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3、课堂是师生共同提升的园地。课堂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场所,更应是师生精神生命共同提升的园地。教师的成长主要在课堂,教师的生命也主要在课堂;学生的成长主要在课堂,学生的生命也主要在课堂;教师在教学生学中学会如何教,从而成就自己。学生在教师教中学,从而得到发展。师生互依互存,共生共长。这才是“教学相长”的理想课堂。总之,现代的语文课堂是一个互动的“场”,更是一条流动“河”。在这个“场”、这条“河”中,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讲授者转化为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合作者,学生是这

4、个“场”中的主体。既然,语文课堂教学是一条流动的“河”,那么,这条“河”在流动的过程中会激起怎样的波浪、产生怎样的旋涡,河水于何处湍急,在哪里滞留,都是不确定因素;既然,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互动的“场”,那么,生生互动中会产生怎样的局面,生发怎样的疑问,得出怎样的结论,哪些内容理解便当,哪些问题分歧严重,也具有不确定性。面对这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应如何应对呢?一、教师应牢记“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不是容器,而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课堂更重视学习的过程,重视在这

5、个过程中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重视这个过程中学生自主的学习活动。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却常常为“完不成教学任务”、“教学进度不一致”而埋怨,于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老师们常常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尽快地将教案中设计的步骤“走”完。至于学生在此过程中是从容品读了还是走马观花,就顾不了那么多了。其实,这仍然是教师没有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没有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一篇文章,学生能理解多少,哪里有疑惑,可能于何处反复质疑讨论,即使教师在备课中“备”了学生,也仍难以完全确定。因而,笔者认为,教学中,

6、教师应适时、适当调整教学设计方案,不能为了追求单位时间完成了多少“任务”而牵着学生走。如果学生明明在此有疑惑却置之不理,那么,即使教学设计中各环节都完成了,又怎能说是完成了学习任务?二、教师应优化课堂设计,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以往我们在设计教学时,上级领导在检查教案时,常常强调“备课要细”,所谓“细”,即将每一个环节细化,细到每个问题分解为几个子问题,教学中每句话应当怎么说等等,甚至每一个环节所需的时间也要精密设计。这样的设计,恰恰把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课堂上的不确定性给忽略了。前文已经提及,要尊重学

7、生的独特体验及学习过程,课堂中就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因而,设计教学时,在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我们只能设计教学的大致程序,而不可能将每个环节细化成条条框框。教学设计应当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留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1、教学设计要具有整体性。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教学设计要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文章本身也是一个整体,只有设计从整体着眼,学生才能整体把握、深入理解。我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用了以下几个问题贯穿全文:(1)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为什么?(2)作者一点儿也不喜

8、欢三味书屋吗?他不喜欢这里的什么?(3)你怎么评价幼时的作者和三味书屋的先生?三个问题,既有思考的深度,又有思维的广度,辐射全篇。2、教学设计应突出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学习是活的,教学设计应多考虑怎样让学生在动中理解、体验、感悟,少考虑教师如何讲,教师的讲只是引导和点拨,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在教学八年级上册第四课《草》时,我是这样设计的:考虑到小说情节、主题都不复杂,我放手让学生排演课本剧。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排演,并由课代表主持评选。课堂上,我先让学生表演,要求学生结合教材认真观看,之后,做“导演”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