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

ID:27490235

大小:50.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4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_第1页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_第2页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_第3页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_第4页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对策摘要:商业银行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定心丸,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我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质量和经济发展的稳定性。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货款业务的增多,商业银行目前的管理机制无法有效的控制不良贷款比例的上升,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及应对对策。首先,本文概述了商业银行的概念、特征及分类;其次,分析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最后,提出几点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对策一、商业银行概述  1.概念。商业银行的英文名为mercialBank,它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以下

2、几点:第一,商业银行是一个中介机构,其经营对象是金融资产;第二,商业银行的经营也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第三,只有商业银行能够提供“银行货币”。综合而言,商业银行经营的主要业务包括工商业存、放款,它是经营货币的企业,获取利润是该企业的最终经营目的。  2.特征。(1)商业银行与其它工商企业一样,以盈利为目的,自负盈亏。(2)商业银行与其它工商企业一样,有自身的特殊性。工商企业所经营的商品是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的。而商业银行所经营的商品是金融资产,其本身是无形。由于商业银行本身的特殊性又被称为金融企业。  3.分类。目前,我国银行体系主要包括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其中,商业银行包括商

3、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外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主要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这两种类型的商业银行所持有的资产和承揽的业务占我国商业银行的比重很大。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分析  1.商业银行目前贷款规模。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以融资为主要经营模式的企业越来越多,推动了金融机构货款规模的扩张,根据有关商业银行贷款规模的调查,2012年上半年末与2011年末,境内工商银行分行的人民币贷款比例增长了6.4%,其中,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以及一些新兴产业的贷款比例上升了48%,促进了我国整体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同时,工商

4、银行也加大了微型企业和个人信贷的投放,其投放比例增加17%。  2.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商业银行按照贷款人的偿债能力和风险程度将贷款分为五级,即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其中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为不良贷款,“不良”程度最轻的贷款是次级贷款。关注贷款是指借款人目前还具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但其自身还存在一些对偿还不利的的影响因素,如果这些因素影响扩大,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将会受到影响,银行也会因此受到威胁,关注贷款有可能发展成为不良贷款;次级贷款是批贷款人偿还能力明显出现问题,完全无法依靠正常的营业收入足额偿还借款本息,即便通过担保,也有可能无

5、法偿还本息。  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结构不容乐观。根据有关调查数据资料的分析,2007年到2011年期间,不良贷款泊余额和比率都呈现了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银行不良贷款的情况正在不断的改善。但是,从整体来看,2010年开始,损失货款余额和可疑货款金额有上升的趋势,不良贷款有恶化的预兆,这说明不良贷款的收回和盘活率都有所下降,进一步化解不良贷款的难度也越来越大。  4.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式复杂。随着社会企业经营项目和经营模式的不断变化,我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也在不断的发展,从过去的单一的授信信贷业务逐渐向银行承兑汇票和信用证垫款等表外贷款业务发展。这些业务的开展虽然增加了企业的

6、贷款业务量,但同时,也提高了银行信贷风险出现的几率。不良贷款出现的可能性不再只有授信贷款业务才能发生,其它业务领域也将会涉及。由于业务品种的多样化,使商业银行面对的不良贷款形式也变得复杂化。  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1.商业银行承担的历史包袱较沉重。改革开放后,国有企业由于自身机制的原因在市场的竞争处于劣势,亏损态势逐年扩大。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有企业的经营亏损大部分由政府来填补。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政府财政补贴逐渐转变为银行贷款,国有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由于银行贷款接替。同时,根据我国渐进式改革方针的逐步推行,社会储蓄以居民储蓄为主体

7、。这种局式造成国有企业资金更依赖商业银行,破于政府的压力,商业银行不得不向经营状况不良的国有企业发放贷款,而这部分贷款的利率往往低于或等于市场上的基准利率;再加上居民储蓄的增加,使得商业银行承担更高的存款利率成本。这种低效资本配置加重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  2.商业银行治理结构的效率较低。商业银行处理经营过程中各级人员关系的结构是通过制度安排来处理的,这种单一的处理方式使其缺乏了一定的灵活性与能动性,导致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效率低下。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有者抽象;第二,相关激励约束机制有效性差;第三,进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