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育儿领域 婴语与AI相互求索.doc

AI助力育儿领域 婴语与AI相互求索.doc

ID:27508122

大小:21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4

AI助力育儿领域 婴语与AI相互求索.doc_第1页
AI助力育儿领域 婴语与AI相互求索.doc_第2页
AI助力育儿领域 婴语与AI相互求索.doc_第3页
AI助力育儿领域 婴语与AI相互求索.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AI助力育儿领域 婴语与AI相互求索.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AI助力育儿领域婴语与AI相互求索  今年3月31日,阿里云发布了一款婴语贴纸,据说产品经理是月嫂。这款贴纸无毒无味,形状近似便利贴只需要轻贴在婴儿任何部位即可运行,对于0-1岁的宝宝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5%。能够轻易识别多种婴儿30多种行为如:饥饿,疲倦,害怕,开心,撒娇等行为。  这款产品依托阿里云物联网IOT套件,AI智能语音分析,生物识别反馈系统,情绪建模等等,通过APP实时对宝宝的哭声进行分析与反馈。贴纸不仅可以检测婴儿的哭声的分贝与尖锐程度,对心率或体温等也能进行检测。    听上去,这些依托人工智能的婴语翻译机似乎给奶爸奶妈们带来了的福音。对经验少的父母而言,婴语翻译机在早期

2、无疑会派上用场。但随着宝宝逐渐适应周围环境,婴语翻译机的准确率会下降,除此至外,依然有一些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婴语与AI相互求索  AI现阶段的发展依然还是处于婴幼儿阶段,那么AI服务于婴儿这一问题上到底还有哪些考量呢?  1.技术未满,能用而已  某种程度上来说,识别婴儿的生理性哭闹可能较为容易,但是识别病理性哭闹可能就不那么简单了。毕竟,将哭闹不休的小孩带去儿科,医生也要通过各种检测才敢下定论,仅仅通过测体温量心率并不能作为唯二的依据。  而且,一旦“婴语“翻译机将病理性哭闹误诊为生理性哭闹,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间,其后果不言而喻。  这并不是类似于普通消费升级的产品,

3、可以通过不断迭代来优化产品性能。这是一项容错率非常小的技术,一旦出错可能就是一个悲剧。  需要技术的高度成熟,否则就显得尤为鸡肋。  2.先看手机还是先看孩子,这是一个问题  有专家(砖家?)认为,手机在发射微波的同时也存在“极低频磁场”,由于婴儿的头骨较簿且不完整,脑部发展不完善,如果婴儿接触太多手机,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可能引致癌症、神经及发展障碍等。且不论这种说法是否有骇人听闻的嫌疑,但是绝大分父母都不愿意冒这样一个风险,因而他们会将手机放在远离婴儿的位置,一旦婴儿哭泣,父母该怎么办?  是先去抱小孩还是先看手机?  这一行为很微妙。如果是两代人同时照看,先看手机无疑会引起家庭纠纷。

4、一般人的反应是孩子哭立马去抱小孩哄他,然后去抱着他看手机看他怎么了,再然后注意力又被分散,这显然不是这一特殊场景下理想的交互方式。  那么,通过声音辨别疾病就只能这样了吗?  它可能不适合确诊某些婴儿的病理性哭闹,但是通过声音识别疾病,甚至适用于成人预防一些难以治愈或不易发现的疾病。  现有研究结果表明,声音变低哑可能是胃酸反流,当患了慢性鼻窦炎,则会出现鼻塞一样的声音。声音变得低沉很可能是甲状腺疾病。而声音变得没有起伏,很可能是患了帕金森症。  事实上,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马克斯·李特博士近年来就在研究这一课题——利用声音诊断帕金森病。现有医学研究表明,人类患帕金森病是因为大脑的中脑部位

5、的一群神经细胞发生了变性死亡,这种细胞死亡会带来的症状是肢体颤抖,除此之外,没有更多新的进展,至于如何治愈更是无从说起。  相比于动辄扎针化验的检测方法,这种方法极大的减少了对人身体的接触,他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建立起一套声音分析系统,只要留下30秒左右的录音,他就能让电脑自己判断患病与否,实验室阶段准确率高达99%。  这项技术最终可以帮助他客观地掌握症状的进展情况,从而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用药量,甚至是准确搞定吃药时间。  实际上,Chatterbaby的另外一大目的就是通过哭声来诊断不同类型的自闭症。医学界和教育界都认为,自闭症越早发现越好,如果在早期对这些孩子的特殊需求进行满足与鼓励,

6、就会增加他们最终成长为正常人的机率。可惜的是,患上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孩子却往往在多年后才会被确诊。  根据权威数据表明我国已确诊自闭症患病人数约在1000万以上,而0-14岁的儿童患者已经超过200万,并以每年20万+的速度在增长。如果能通过一项简单的指标就能对孩子的发展做出预测,给父母敲个警钟,这无疑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技术。  总结  事实上以现阶段AI发展阶段,显然不能搞定所有的问题,只要能搞定一部分,提升解决我们的效率,就可以发挥其应用价值,毕竟这项技术对于大多数像王小强这样的年轻父母来说,不失为一种安慰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