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视阈下中日行政改革之比较

新公共管理视阈下中日行政改革之比较

ID:27523421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4

新公共管理视阈下中日行政改革之比较_第1页
新公共管理视阈下中日行政改革之比较_第2页
新公共管理视阈下中日行政改革之比较_第3页
新公共管理视阈下中日行政改革之比较_第4页
新公共管理视阈下中日行政改革之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公共管理视阈下中日行政改革之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公共管理视阈下中日行政改革之比较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亚洲,日本成功地借鉴了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成功经验。中国作为日本的临国,改革的背景有许多的相似之处,虽然目前我国的国情还不适合进行新公共管理的改革,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公共管理改革,但是从新公共管理的视角下审视中国的行政改革,有些改革的措施还是与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所采取的措施有相似之处。因此本文试以新公共管理为背景,中日行政管理改革为出发点,审视中国和日本的行政改革,将二者进行比较,希望能从比较之中总结出二者的异同。  一、新公共管理视阈下中日行政管理改革概况要把中日两国的行政管理进行比较,先要了解两国在新公共管理的影响下行政改革的概

2、况,两国都采取了什么措施来解决国内所面临的困难。  1.新公共管理视阈下中国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中国的行政改革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新公共管理的改革,因为对于新公共管理是否适合我国国情,还是个颇受争议的问题,所以我们只可以说中国的改革只是在有些方面借鉴了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仔细分析还是会发现一些新公共管理的影子。因此我试图从新公共管理的角度来寻找中国行政改革与新公共管理的相似的措施。  (1)调整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实际上就是指中国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计划经济就是逐渐放松对市场的干预,而采取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虽然我国政府的市场经济改革不是完全的新公共管理意义上的大市场、小政府的模式,但是

3、,不可否认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对我国的改革有一定的启示作用。而且,在转轨的过程中,国家或政府能力的削弱是必然的,它有利于市场经济基础结构的建立和市场关系的发育。总之,在转轨时期政府应尽量少干预,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把自己限制在补充的地位上。  (2)国有企业的民营化。这项措施有些类似于西方所倡导的民营化,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是如果政府有责任,那么就要问政府:必须自己去执行该项任务吗?如果没有必要,那么就可以民营化。在我国进行市场经济改革的时候,遇到了重重困难。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市场机制推进的重重困难呢?我国的国有企业是经济中的绝对主体,它们的效率是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过去几十年的传

4、统计划经济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控制最为深刻,国有企业国家经营的长期影响使企业和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象神经般地牵制在一起,改革牵动的每一根神经都会引起两者的阵痛和调整,因此,改革进行得相当困难。在这种情形下中国也进行了国有企业的民营化。  (3)建立服务型政府。与美国等公共行政研究极为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公共行政研究尚处于恢复重建草创期新公共管理在中国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服务型政府的提出和构建。所谓服务型政府,指政府由原来的控制者改变为组织者和服务者,从以控制管理为主转变为以提供服务为主,管理目标由经济领域为主转移到以公共服务领域为主,其运行以服务公众为宗旨、以培育完善的市场为过程、以调动社会各方

5、力量为原则,激活社会资源的竞争性,实现资源高效配置,推动经济高效运转.  2.新公共管理的视阈下日本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日本战后经济恢复和高速增长时期形成和确立的现行的经济体制,实际上是政、官、财联合的政府主导的赶超型经济体制。虽然这一体制使得日本在最初的几十年里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成长为世界经济强国,但是在其赶超的任务完成以后,这一体制的负面影响逐渐的体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日本的泡沫经济破灭后,政府为了支持经济的发展,扩大财政支出,靠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整个90年代GDP平均增长率保持在1%的低水平,有时甚至是负增长。这使得日本经历了长时间的经济萧条,财政陷入窘境。这迫使了日本进行行

6、政改革。  (1)民营化。日本政府提出把政府职能由官向民的转移,即将原有的能够社会承担的事务,交给企业、地方完成。对国有企业实行简政放权,引入民间企业进行竞争,政府的有关部门只承担法规的管理和监督的工作。  (2)独立行政法人制度。日本实行独立法人制度,独立的行政法人既不是政府机构,又不是民间企业,它所做的事务是国家没有必要做,但交给民间又未必能做好的事务。行政法人很明显在灵活性上拥有优势,表现在预算和人事两个方面。  预算全部是运营费国家拨款,从单一年度制度中脱离出来,某种程度上可以长期使用,组织的运作灵活了。而非公务员型在人事上优势明显,没有定编限制;从工资法中解放出来,可以高薪聘用有能力

7、的人;雇用方式多样化这些都是以前在国家机构中难以想象的优势。这一机构是参照英国的执行机构制度设立的。  (3)设立在实施前后的政策评价制度。日本于2001年6月专门通过了政府政策评估法案(GPEA)希望能够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加强了公众对官僚体制的问责度,改善了公共行政的质量。这一制度的建立借鉴了新公共管理中的绩效标准与绩效评估的思想。虽然它没有建立一个专门的绩效评估的部门,但是也是有新公共管理取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