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及编辑多段线点对象及面域

绘制及编辑多段线点对象及面域

ID:27530222

大小:875.51 KB

页数:71页

时间:2018-12-03

绘制及编辑多段线点对象及面域_第1页
绘制及编辑多段线点对象及面域_第2页
绘制及编辑多段线点对象及面域_第3页
绘制及编辑多段线点对象及面域_第4页
绘制及编辑多段线点对象及面域_第5页
资源描述:

《绘制及编辑多段线点对象及面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4章绘制及编辑多段线、点对象及面域创建多段线及编辑多段线。创建多线及编辑多线。生成等分点和测量点。创建圆环及圆点。利用面域对象构建图形。本章大纲4.1多段线、多线及射线4.2点对象、等分点及测量点4.3绘制圆环及圆点4.4面域造型4.5综合训练──创建多段线、圆点及面域4.6综合训练──绘制三视图及剖视图4.7习题4.1多段线、多线及射线本节介绍多段线、多线及射线的绘制方法。4.1.1创建及编辑多段线PLINE命令用来创建二维多段线。多段线是由几段直线和圆弧构成的连续线条,它是一个单独的图形对象。对于下图

2、中的长槽及箭头就可以使用PLINE命令一次绘制出来。在绘制下图所示图形的外轮廓时,可利用多段线构图。用户首先用LINE、CIRCLE等命令形成外轮廓线框,然后用PEDIT命令将此线框编辑成一条多段线,用OFFSET命令偏移多段线就形成了内轮廓线框。命令启动的方法如下表所示。方式多段线编辑多段线菜单命令【绘图】/【多段线】【修改】/【对象】/【多段线】面板【绘图】面板上的按钮【绘图】面板上的按钮命令PLINE或简写PLPEDIT或简写PE练习1:利用LINE、PLINE及PEDIT等命令绘制下图所示的图形。1

3、创建两个图层。名称颜色线型线宽轮廓线层白色Continuous0.5中心线层红色Center默认2设定线型总体比例因子为0.2。设定绘图区域大小为100×100,单击【视图】选项卡中【导航】面板上的按钮使绘图区域充满整个图形窗口显示出来。3打开极轴追踪、对象捕捉及自动追踪功能。设置极轴追踪角度增量为90°;设置对象捕捉方式为“端点”、“交点”。4利用LINE、CIRCLE及TRIM等命令绘制定位中心线及闭合线框A,如下图所示。5用PEDIT命令将线框A编辑成一条多段线。命令:pedit//启动编辑多段线命令

4、选择多段线或[多条(M)]://选择线框A中的一条线段是否将其转换为多段线?//按Enter键输入选项[闭合(C)/合并(J)/宽度(W)/编辑顶点(E)/拟合(F)/样条曲线(S)/非曲线化(D)/线型生成(L)/放弃(U)]:j//使用选项“合并(J)”选择对象:总计11个//选择线框A中的其余线条选择对象://按Enter键输入选项[打开(O)/合并(J)/宽度(W)/编辑顶点(E)/拟合(F)/样条曲线(S)/非曲线化(D)/线型生成(L)/放弃(U)]://按Enter键结束6用OFFSET

5、命令向内偏移线框A,偏移距离为2,结果如下图所示。7用PLINE命令绘制长槽及箭头,如下图所示。命令:_pline//启动绘制多段线命令指定起点:7//从B点向右追踪并输入追踪距离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从C点向上追踪并捕捉交点D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a//使用“圆弧(A)”选项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

6、二个点(S)/放弃(U)/宽度(W)]:14//从D点向左追踪并输入追踪距离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l//使用“直线(L)”选项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从E点向下追踪并捕捉交点F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a//使用“圆弧(A)”选项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

7、)/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从F点向右追踪并捕捉端点C指定圆弧的端点或[角度(A)/圆心(CE)/闭合(CL)/方向(D)/半宽(H)/直线(L)/半径(R)/第二个点(S)/放弃(U)/宽度(W)]://按Enter键结束命令:PLINE//重复命令指定起点:20//从G点向下追踪并输入追踪距离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w//使用“宽度(W)”选项指定起点宽

8、度<0.0000>:5//输入多段线起点宽度值指定端点宽度<5.0000>://按Enter键指定下一个点或[圆弧(A)/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12//向右追踪并输入追踪距离指定下一点或[圆弧(A)/闭合(C)/半宽(H)/长度(L)/放弃(U)/宽度(W)]:w//使用“宽度(W)”选项指定起点宽度<5.0000>:10//输入多段线起点宽度值指定端点宽度<10.0000>:0//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