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历程做一名学者型教师.doc

我的成长历程做一名学者型教师.doc

ID:27555809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3

我的成长历程做一名学者型教师.doc_第1页
我的成长历程做一名学者型教师.doc_第2页
我的成长历程做一名学者型教师.doc_第3页
我的成长历程做一名学者型教师.doc_第4页
我的成长历程做一名学者型教师.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的成长历程做一名学者型教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我的成长历程:做一名学者型教师包朝龙    少年时期,受家庭的影响,立志想做一名出色的医师。高中毕业后当过工人和农民的我,在80年代初重拾课本走进课堂。一次偶然的机遇,使我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至今无怨无悔。记得当时任教我们物理课的是东阳中学的副校长、物理特级教师俞监康,俞老师幽默机智互动的教学方式给同学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同学们每天都渴望上物理课,当同学们向俞老师投向仰慕和崇敬的眼光时,我深深地感受到做一名像俞老师这样的老师多幸福,多光荣。高考结束后我却被录取到师大化学系,从此与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进入师大的第一天起,我就立志要努力学习,夯实基础,练好真功。大学期间一直成绩优秀,年年

2、获得奖学金。1986年以“省优秀大学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分配在省一级重点中学,师从特级教师吕根法老师。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起,我就立志做一名出色的教师,做一名出色的化学教师,做一名学者型教师……   一、领先的理念——成为学者型教师的前提   80年代中期,我作为优秀大学毕业生分被配在一个当地很有名的省重点中学任教高中化学,并委以担任快班(当时按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班主任的重任,并且学校指定当地最有名望的一位资深的教育工作者、特级教师、化学教研组长作为我的指导老师。说实话,能有这样的待遇,在当时的青年教师中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为了回报学校领导的厚爱,不辜负全校老师的期望,当时凭着年青人的朝气

3、,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三个班的化学课,兼任一个班的班主任,还要带一个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外辅导学生参加化学竞赛。在完成备课、听课、上课、批改、辅导等学校规定的常规工作外,经常利用中午和节假日休息的时间找学生谈话、谈心,晚上常常工作到深夜十一二点钟。“高难度的知识内容,高强度的死记硬背,高频率的考试练习”,成为当时课堂教学中普遍的风景。由于应试教育成为当时最热门的话题和最推崇的教育方式,所以除了课堂教学以外,做题和对习题的研究是当时化学教学工作中的最主要的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我虚心向老教师学习,从听课到备课,从上课到辅导,努力使学生有兴趣学习化学这门课程,并在轻松活泼中接受

4、知识。为了准备一堂课,经常要查找许多课外资料,斟酌每一道例题,直至写出完整而全新的讲稿。由于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课堂教学得到了学校领导、同行、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198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以文件的方式把“素质”与“教育”联系起来,素质教育的春风吹进了校园,尽管学校开展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但在课堂教学中仍未脱离应试教育,甚至有的时候愈演愈烈。当很多教师仍着迷于应试教育时,我开始考虑如何把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当很多教师都习惯于“满堂灌”的教学时,我开始尝试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大胆地模仿中央电视台中的“智力抢答赛”的形式,把它迁移到课堂教学中,在课堂

5、中开展“竞赛性的复习”、“马拉松化学智力抢答赛”等活动,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一位远在美国读博的学生在《浙江教育信息报》2006年1月14日“难忘恩师”一文中曾写到:“包老师上课总是避免单向灌输,而是采用双向互动的方式。他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学生们通常都非常踊跃地发言,因为在他面前,大家没有心理负担,即便是回答得不对,也不必尴尬,因为包老师总是能够用非常机智的幽默把这种尴尬化解了。上包老师的课,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这并不说明学生们就很轻松,因为他上课的思路和节奏都很快,促使学生必须全神贯注。所以,对学生来说,上包老师的课既

6、充满乐趣,又能够真正学到东西。正是这个原因,当时,化学课是我们大家都是最爱上的课程之一。包老师的这种高度互动的上课方式,在当时是属于相当‘异类’的。因为大部分老师还是喜欢自己一个人讲,学生安静地听……”。   化学教学尽量让学生去重演知识的发生过程,将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的“亚研究”和“再创造”的过程,使他们在获取化学知识的同时,启迪心智,培养品格,全面落实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在化学教学中,有着三条基本序线,即:与教材内容相对应的知识序,与学生学习相对应的认知序,以及与教学过程相对应的教学序。只有课堂教学的有序化,才会有教学过程的高效化;任何一堂能称之为过程优化的好课,无不都是“三序合一”

7、的结果。真、善、美是化学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具体而言,化学课堂教学第一要“求真”,达到科学境界;第二要“从善”,体现人文境界;第三要“审美”,有艺术境界。   我喜欢课堂教学,因为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培养人才的必要环节,是传授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以其人格魅力影响学生的宝贵时光。当学生的表情随着我的讲解一步步从困惑中走出,当学生的作业和试卷告诉我他们真正掌握了所学的知识,那种快慰是令人陶醉的。       二、深入的研究——成为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