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节选)》教学设计2

《琵琶行(节选)》教学设计2

ID:27557165

大小:6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3

《琵琶行(节选)》教学设计2_第1页
《琵琶行(节选)》教学设计2_第2页
《琵琶行(节选)》教学设计2_第3页
《琵琶行(节选)》教学设计2_第4页
资源描述:

《《琵琶行(节选)》教学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琵琶行》教学设计(一)课堂教学要求:【教材分析】《琵琶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主要叙述了诗人和一漂泊江湖的琵琶女邂逅,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所感动的故事。诗歌借写琵琶女的不幸身世,抒发了对自身遭遇的无限感伤和对黑暗政治的强烈愤慨。本文是节选。【教学目标】1.领悟诗人用诗歌表现琵琶弹奏的技巧。2.掌握叠韵、叠词、拟声等修辞手法。3.认识诗人是如何将音乐与感情相结合的4.理解艺术虚构与真实的关系。【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欣赏诗人如何描写音乐的过程性。【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精彩。4琵琶行(第1课时)【教学建议】1.情境导入。播放配乐诗朗诵《琵琶行

2、》。教师介绍:唐宪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江州司马。第二年秋天的一个夜晚,白居易到江边送友人。在中国诗歌史上,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夜晚,在这个夜晚,多情的诗人白居易心潮澎湃、有感而发,为我们留下了一篇千佳作。直到今天,诗屮脍炙人口的佳句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此时无声胜有声”,仍为我们所熟知。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欣赏这首《琵琶行》。2.作者简介。借助多媒体展示作者资料及图片。3.检测预习字词。可用多媒体投影4.初读诗歌,了解事件基木内容,把握感情基调。5.理解弹奏过程中的人物描写与抒情。引导学生思考:(1)开始演奏了,诗人是以描写曲调为主,还是以抒发

3、感情为主?(2)那么,同学们再思考一个问题,诗人听到的,是否完全是琵琶女的感情呢?1.背诵全诗。琵琶行(第2课时)【教学建议】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学生一起朗诵《琵琶行》。请几位同学来背诵全诗。2.赏析对琵琶乐曲旋律变化起伏过程的精彩描写。引导学生思考:(1)同学们,我们欣赏音乐的时候,往往会被其有规律的高低强弱、快慢缓停的变幻所折服。《琵琶行》这种旋律的变化,被白居易捕捉到了吗?(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绿腰》。诗人对演奏的描写,己经具体到演奏的动作,连用了4个动词:拢、捻、抹、挑。还出现丫曲调的名称。)(2)一起来分析句式特点。(对偶中也有变化

4、)(3)分析艺术特色。分小组讨论后,自由发言。(4)乐曲渐渐停顿。这是否意味着这场演奏进入到低潮或者尾声了呢?(5)为什么“此时无声胜有声”会成为千古名句呢?你觉得这句诗好在哪里?3.鉴赏对音乐尾声的描写。4.领会艺术的虚构与真实。教师介绍诗前原有一篇序,作者叙述了邂逅琵琶女的经历。清代有人考证,作者未有此事,不过是借此抒发天涯沦落之恨。你认为搞清这个事实重要不重要?为什么?(二)教学课件(积件)要求:1.课文中涉及的图片:浔阳夜景、琵琶女、作者图像等。课件使用目的:让学生形象地感受诗文内容,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2.《琵琶行》歌曲、《琵琶行》朗诵录音。课件

5、使用0的: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文遣词造句的优美,激起学生较快进入情境。3.课堂需要合作讨论的问题。课件使用目的: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诗文的含义及意境,从而深入理解诗文的审美特质。1.补充注释。课件使用目的:扫清学生理解诗文的障碍。(三)教学资料要求1.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上,是杜甫之后,唐朝的又一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闲适、感伤、杂律。他木人最得意,价值也最高的是他的讽谕诗。他的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杜陵叟》《上阳白发人》《后宫词》《卖炭翁》等。2.评析资料作品鉴赏

6、(艾治平)此诗《南宋本》《汪立名本》题FI都作《琵琶引》,而序文及正文则并作《琵琶行》。《序》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屮夜弹琵琶考,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默。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按,实为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行”,乐府和古诗的一种体裁。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云:“步骤驰骋,疏而不滞者曰《行》。”从《序》我们

7、知道,诗作于作者贬官江丙九江的元和十一年(816)秋天夜晚送客时,遇的是长安乐妓今从良的商人妇,“同是天涯沦落人”,被贬谪的感受,促使他写了这首诗。OOOOOO白居易将他的诗“各以类分,分为卷目”,有“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杂律诗”等。他将这首诗列入“感伤诗”,g卩“有事物牵于外,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的对遭遇的感受之作。宋人洪迈《容斋随笔》云:“白乐天《琵琶行》一篇,读者但羡其风致,敬其辞章,至形于乐府,咏歌之不足,遂以谓真为长安故倡所作,予窃疑之。……乐天之意,直欲摅写天涯沦落之恨尔。”是否果有其人其事,从诗的角度看,并不重要,

8、实际诗人通过细腻的细节刻绘,通过琵琶的弹奏,塑造了一个十分完美的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