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

ID:27561887

大小:7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4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1页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2页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3页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分析顾小林(余庆县中心卫生院中医儿科贵州遵义564400)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综合疗法对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将全部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实行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止泻的平均时间为(2.81±1.32)d,与对照组的(4.67±2.01)d

2、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医综合疗法可以有效减少小儿腹泻的治疗时间,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小儿腹泻;常规治疗;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723.l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刖目在儿科诊疗过程当中,出现最多的胃肠综合征就是腹泻,春节和秋季属于多发季节。出现腹泻的患儿主要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加,形状改变,部分患儿会存在头晕、呕吐或发热等症状[1]。传统临床治疗上,主要运用丙医疗法,但是患儿的依从性较差,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此次研宄主要采用中医综合疗法对这一类患儿进行治疗,口服中药联合外敷,遵医嘱实行

3、按摩,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20例腹泻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全部患儿均通过常规检查确诊,符合小儿腹泻诊断标准。全部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9〜46个月,平均年龄18.21±4.02个月;每日腹泻3〜4次,平均4.02±0.22次;病程:3〜5d,平均3.02±1.01天;35例出现合并脱水。对照组男性37例,女性23例;年龄8〜47个月,平均年龄19.38±4.16个月;每日腹泻3〜5次,平均3.97&plu

4、smn;0.74次;病程:2〜6d,平均3.57&plUsmn;1.15天;37例出现合并脱水。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和病程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o1.2方法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的治疗,即西医用药,口服思密达蒙脱石散(博福-益普生(天津)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00690),1岁以下,一袋分三次服;1到2岁,2袋分三次服,超过2岁,一袋一次,均为每日三次。出现脱水患儿给予补水,以免水电解质出现紊乱;出现细菌感染患儿及吋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中医综合治疗,U服药方为:白术、陈皮、茯苓、车前子各为10克,干姜和党参各为

5、3克,吴茱萸6克。少食患儿加焦三仙2克;感染风寒患儿加藿香和厚朴各3克;湿热患儿加黄芩和黄连各1克;脾虚患儿加山药和薏苡仁各2克。外敷药方:用30克吴茱萸、30颗胡椒和2克丁香相混合研成细末,取细末2克加醋调成糊状放在纱布上,每晚睡前,贴在患儿神阙穴处,早起后去掉。在医生指导下对患儿腹部进行推拿,右手掌心贴于患儿脐部,顺吋针和逆吋针各揉50次,一日三次。1.3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大便次数和形状正常,无临床症状;②有效:大便形状基本正常,次数减少到一日2次,临床症状有所改善;③无效:大便次数和形状未奋变化,临床症状无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1.4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

6、17.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用P<0.05表示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2.1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总冇效率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详见表1。2.2比较两组的止泻时间观察组有效止泻平均吋间为(2.81±1.32)d,与对照组的(4.67±2.01)d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2.讨论因为婴儿的肠胃功能尚未完善,所以未满2岁婴儿很容易出现腹泻,根据病因分类,小儿腹泻分感染性和非感

7、染性腹泻两种[2】。西医在治疗过程多使用针剂,患儿的依从性较差,治疗效果不佳,加上患儿年纪尚小,脾胃功能尚未健全,一旦感染外风寒或者饮食不当,皆会引起患儿脾胃失调,出现腹泻[3】。中医治疗上主要对患儿的脾胃进行调理,以起到健脾和利水渗湿的作用,并根据患儿的不同发病原理,辩证加减药量。医综合治疗过程中,健脾利湿使用白术和茯苓;温脾助阳使用吴茱萸和干姜;陈皮和丹参分别帮助行气和补气[4】。腹部按摩是辅助疗法,患儿家属应遵医嘱,操作时保持动作轻缓,速度适中,尽量在按揉过程带动患儿腹部的皮下组织。多种药物相结合使用,加上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